兄弟情深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主题写作征文第十期:和解的创作。

在那些贫穷的生活里,亲情、友情、兄弟情难能可贵,相帮相助的日子总让人难忘,特别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情谊,总感觉坚不可摧。

然而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一切都在改变,兄弟情义也经历着幸福生活中的磨难,经历着岁月的筛选,也经历着成长的考验。也许这一切,都是生命赠予我们成长的礼物,我们只能照单全收。

01小时候的兄弟情

沈力和杨波是姨表兄,沈力的母亲是老大,杨波的母亲是老二,他们出生在相邻的两个村庄,从小一起玩儿大。沈力比杨波大半年,杨波一直叫沈力为“力哥”。

沈力家条件好一些,小时候杨波常到姨家蹭吃蹭喝,倒也无忧无虑,一切改变在杨波的母亲病逝后,那时杨波六岁,他还有个三岁的妹妹,随着母亲离开的还有杨波的童年。

从此,杨波成为大家眼睛里的“苦孩子”,他渐渐学会了做饭、洗衣、干农活,帮父亲照顾妹妹及奶奶,成了家里的“小大人”。农闲时父亲抽空去做些零工,挣点零花钱,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因为家庭穷困,拖着两个孩子和生病的母亲,木讷的父亲没有给杨波找到后妈,生活在没有母亲的家庭里,杨波的境遇可想而知,衣服常常破烂不堪。

杨家同门近支的人稀少,多亏有同村的大姑帮衬着照料,姥姥门上的姨舅们也都可怜这两个苦命的孩子,条件好些的就偶尔从生活上照顾着他们,包括沈力家,沈力有时会被母亲支使着给杨波送点吃的。当然,七十年代时,物质生活还都不算太好。

杨波七岁时,在大家帮助下上了小学,总要识些字,如果好好学习,也许就会改变命运,大他半年的沈力同他在一个班,上学时他们常常在一起,因为杨波常被人欺负,沈力有种想保护弟弟的感觉。

面对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杨波不敢怠慢,也认真学习,但成绩总是赶不上沈力,于是沈力有时会在放学后给他补习点功课,然后他们一起放学,在村口分开各自回家。

每到周末,沈力和村里的小伙伴便到处疯玩儿,上树捉鸟,下河摸鱼,有时还上山捉蝎子卖钱,杨波却没有时间玩,他要帮父亲干活,照顾奶奶。

一次杨波在河边开垦的地里干活,看到沈力他们玩儿,童心未泯的他也被吸引去打闹泼水,正玩儿得兴奋不小心滑入水中,紧张地大叫,差点淹死,被沈力救起,被父亲打了一顿,再后来沈力教会了他游泳。

还有一次放学,沈力被老师留下整理作业。杨波因为要回家做饭就先走了。当沈力赶到村口时,却看到有几个人在打杨波,原来是他的父亲欠了债没钱还,他们便来和杨波要,瘦弱的杨波哪是对手,被几个人围打,正好被赶来的沈力冲散了。杨波被打得鼻青脸肿,唔唔哭泣,倔强他说将来一定报仇。

沈力鼓励他好好学习,有自己和他做伴,但是杨波不是学习的料,小学上完便没再上,生病的奶奶走了,妹妹也上了小学,他便跟着父亲去做泥瓦工,谁家盖房子修墙壁便会有他们的身影,活得卑微而小心。

然而,在杨波的成长过程中,力哥却一直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着他孤苦的生活。

02 部队上的战友情

沈力初中毕业后,又上了高中,在部队的叔伯舅舅(沈力母亲的堂弟)过年回家说起来,有招兵的指标。从小想当兵的沈力和父母商量要去当兵,自己学习不出色,肯定考不上好大学,不如去当兵。

那时候当兵可以吃饱饭,转业后还会分配工作,没关系真不好去,有舅舅照应着,应该比在家种地强多了,于是父母同意沈力跟舅舅去部队。

沈力的母亲看到因为干活变得更加瘦弱的杨波,便叫堂弟也给杨波一条出路,杨波连像样的衣服也没有,沈力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了一身,因为年龄小几个月,父亲又自己花钱找人给杨波改了户口。

于是他们从兄弟变成了战友。他们一起训练、一起跑操、一起吃喝拉撒,互相帮助,杨波没钱时沈力偶尔会帮帮他,当然杨波会自觉多出些力,对力哥的事从不含糊。

杨波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各方面很是努力,因为家庭的原因他甚至有些对周围人的讨好。

新兵蛋子时难免遇到困难,训练也艰苦,沈力总会与杨波站在一起,他们一起经历磨难、一起学习新东西。不管谁轮到去炊事班帮忙,有好东西吃都会想着对方。

部队的伙食好,杨波终于可以天天吃饱饭,又天天锻炼身体,身子慢慢长开,看上去比沈力还魁梧,他也终于开始有了笑脸。休息时,他们会和战友们去附近的城市采买东西、或者一起去游玩,去见识去经历着他们眼里的花花世界。

慢慢熟悉了部队生活,杨波和沈力经过了几个月的新兵考验,都成长出男子汉的身影。新兵训练结束后又分到不同连队去锻炼,通讯连、工兵连、作战连……也会分去养猪种菜,或建筑房屋等等,部队上许多工作都有,是个小社会。

经过部队的摸爬滚打,过着与在家不同的生活,辛苦却无忧,快乐而幸福。

因为有舅舅的关系,他们在部队的生活很顺利。后来沈力到了汽车连学习开车,成绩突出又做了班长入了党,杨波没有沈力活泛,他被分到通讯连做了铺线员,他好像处处赶不上沈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是正常的。

轮到休息时他们也会到舅舅家改善生活,给一家人做饭、谈天说地,舅舅舅妈总会用自己的经验引导和教育两个孩子别学坏。那时舅舅已经是副团级,管理后勤部,在部队有不小的权力,舅妈在医院做护士长,舅舅的儿子郭亮小他们十岁,是他们共同爱护的表弟,也正是调皮捣蛋的年龄,无忧无虑的童年。

每当舅妈上班,他们便去陪伴表弟,有时沈力会辅助他作业,更多时候是带他出去玩。

部队经历给他们留下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体验,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一段不可铭灭的记忆。

03 分别各自成长的岁月

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沈力他们当兵第三年时,舅舅决定提前转业到地方,一家人到了家乡所在地的城市,此时沈力的叔叔已经进了城,并在市委重要部门工作,在他的协助下,舅舅被安排进了交通局做了副局长,舅妈也转到了当地医院,郭亮在市一中继续上学。

沈力见舅舅离开部队没了靠山,便也在年底复员,面临着分配工作。此时他的父母已经都在城里有了工作,哥哥也上了班。大家一起帮沈力寻找好的单位,正巧嫂子在电力局,于是通过叔叔的关系,沈力到电力局上了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成了领导的司机。

九十年代司机还是一项技术活,不像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开车。部队出来的人一般都技术过硬,且生活习惯各方面都相对自律,沈力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一直得到领导的赞许。

杨波则转了志愿兵,继续服役,不过志愿兵有了工资,他慢慢为父亲还了债,后来进入汽车连也学会了开车。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生活中努力着。

几年后沈力找了媳妇成了家,工作优渥,家庭幸福,两年后有了一个儿子。沈力聪明伶俐,勤快能干,有事总是跑前跑后,深得叔叔一家及舅舅等亲戚们的喜欢。

杨波也到了该找对象的年纪,虽然还在服役也不影响,热心的舅舅舅妈对两个带起来的孩子都关心有余,看到沈力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又开始为杨波操心,杨波除了小伙子相貌不错外,家庭没有优势,终于不负有心人,在舅妈撮合下志愿兵服役的杨波也找到了对象,沈力为表弟高兴,杨波家没什么人,沈力做为过来人,他在杨波的婚礼上做了主管,像给自己的亲弟弟办事儿一样。

因为沈力叔叔的位置,七大姑八大姨开始向他们居住的小城集中。舅舅舅妈也是热心人,帮衬着两家的亲人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开始开枝散叶。沈力舅家姨家的表弟表妹们有心的也都想办法离开农村进城工作。

沈力在工作上、家庭上都算是顺风顺水,通过努力进了机关科室,工资待遇也不错,妻子江惠漂亮贤惠,儿子学习不用他费心,算是人生圆满如意。

沈力在沈家上有哥哥姐姐,自己算小的,自己无法出头,但是在姨舅亲戚门上,因为母亲是老大,他算是大的,他继承了家里的优良品质,身心善良,加上工作中的锻炼,办事能力不断增加、为人处世之道掌握得不错。

那些伴随我们长大的东西,有些先入为主的习惯,慢慢成为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对于沈力,他继承了家庭中善良助人的品质,总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特别是亲戚中的孩子,只要能帮,他从来都是尽心尽力。

于是舅舅们中的几个表弟,姨家的几个表妹,直接或间接得到了他的帮助,他乐此不疲地喜欢着自己的行为,甚至有些感到骄傲。他觉得一个人幸福不够,对于亲戚们都好了不是更好吗。他也喜欢那种被簇拥的感觉。于是在亲友中他有了一定的威信,大家有事儿也愿与他商量。

因为当兵的缘故,沈力与叔伯舅舅走得近,比亲舅还熟悉,主要是舅舅能在一些大事上给他许多引领,是他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也善于学习。舅舅常夸奖他,称他为亲戚中年轻一辈的带领人,他乐在其中,仿佛有责任在身,更是快速成长起来。

杨波在部队上平稳生活,在汽车连也做了班长,休息时就回家过几天,次年妻子刘燕为他生了女儿,比力哥的儿子小两岁。对他来说女儿更好,家庭贫穷的底子一时难以脱身,妹妹没考上学在老家嫁了人,老父亲一个人住,妹妹可以偶尔照应着,杨波在部队无法分身,多亏有岳母来帮忙照顾妻女。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沈力与杨波在各自不同的轨道上生活着,经历着,成长着。

04 互帮互助兄弟情义深

转眼之间到了杨波复员转业,如果服从国家分配,做为志愿兵的他大抵是要去企业,或者一些普通单位,或者回镇上。他求助舅舅帮忙找个好工作,当然要留在城里并且工作相对好点。舅舅让沈力多留心,咨询一下自己的叔叔,为了杨波的工作,沈力自然也不会怠慢。

他找到叔叔说明情况,说了杨波的家庭背景,二姨没了,从小是个苦孩子。那时要安排好的工作还是挺费力的,他抽空让杨波见了叔叔一面,加深叔叔的印象,最终杨波进了国企燃气公司,工资待遇都不错,办工作问题几乎没有花钱,隐约之间杨波有点不满意,但是这时想进沈力这样的单位已经不可能,人生许多时候走什么路要看机缘,生活更需要自己去经营。

从此兄弟二人又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了。

杨波从小的家庭环境让他养成有些孤僻的性格,虽然经过了部队锻炼,仍然比较沉闷。而沈力在大家庭里成长起来,加上多年在单位的历练,自然知道的经验比较多,沈力把杨波当成亲兄弟,对杨波说话常直来直去,经常教导他在单位怎么处事,有哪些要走的人情世故,杨波为此少走许多弯路,随着生活慢慢好起来,他买了房子结束了租房子住的生活。

杨波对沈力也无二心,对沈力的话言听计从。开始几年他们常在一起吃饭,多是沈力请杨波,杨波有了好东西也忘不了力哥。在亲戚们的眼中,在舅舅舅妈眼中,他们的关系是“老铁”,一同经历过部队生活的战友就是不一样。

杨波不忘过年过节看望舅舅、大姨和力哥。沈力也会和妻子去杨波家,杨波的岳母自岳父去世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和蔼慈祥的老太太,每天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杨波的妻子刘燕能够出去工作多亏有母亲在。

每当有远方的战友来,总是沈力请客吃饭,当然不忘叫上杨波,沈力的条件相对好些,他从来不让杨波花钱。与战友在一起常常讲起在部队的经历,总是感慨怀念,那份珍贵的情义仿佛什么也代替不了。

江惠和刘燕也在兄弟二人的交往中逐渐接触熟悉起来,两个人都不是多事的人,以管理家庭为主,参加战友饭局多了,慢慢了解到他们在部队的一些情况,却理解不了那种战友兄弟的情义。

舅舅的儿子郭亮结婚时,两个人自然是主力,郭亮是独生子,有两个哥哥做为左膀右臂,自然一切热热闹闹、顺顺利利。舅妈为有两个出力的外甥而高兴,舅舅则高兴地说他这“两个兵”给力。

沈力仗着是哥哥,感觉在杨波面前有足够的权威,有事儿说起杨波来也理直气壮,免不了有时脾气来了大声训斥,怪杨波有些事情不长脑子,杨波有时辩解几句,有时嘿嘿笑笑。

妻子常说沈力,说话语气好点、委婉点,要给人面子。沈力说杨波没事儿,自家兄弟。有时他们喝多了酒,常常勾着肩、搭着背,说着只有他们自己懂的语言。当然是沈力说得多,他感觉人生有这么个兄弟足亦。有时一起吃饭,杨波的妻子刘燕总说杨波倔强,也就是力哥的话他还听。沈力感觉杨波会一直如此,有这么个战友弟弟他仿佛很有成就感。。。

那一天杨波打电话找沈力,低沉的声音,他的父亲在家里去世了,沈力急忙找了车,和杨波回了老家,老人一人住,没什么人走动,杨波妹妹要顾家庭孩子去的也少,发现老人去世时,尸体已经开始坏了。杨波悔恨不已。兄弟的父亲就如自己的父亲,在沈力帮忙下,他们安葬了老人,在家忙了两天才回来。刘燕对杨波说千万别忘了力哥。

话说回来,沈力也喜欢用杨波,他觉得担事儿放心,有时他有场喝了酒会打电话让杨波送个人,或者自己忙时让他帮忙接客人,杨波也从来没有推辞过。

一年又一年,生活继续着,孩子们也在逐渐长大,沈力和杨波也渐渐奔四了。随着郭亮的工作调去省城,舅舅舅妈退休后也跟去看孩子,每年假期带孩子回来几天,或赶到为老人上坟回来,或过年回来。

偶尔过年时舅舅会请一大家子人聚会,让年轻一代的人有机会相见交流。有时中间有事儿回来,沈力会花钱请舅舅吃饭,小范围叫几个人,总少不了杨波,沈力与杨波的关系甚至让沈力的亲哥哥羡慕,沈力说战友情当然不一样。

杨波从来没有请过客,大家都理解他家境不好,可是他的工资也不少,虽然妻子干临时工挣得不多,家里有老人有孩子都要花钱,谁家不花钱呢,大家体谅他,只是感觉杨波好像无法融入大家的生活中,但是各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儿,谁又去细微关心别人的内心。

自从他们在一个城市生活,沈力和妻子江惠只记得杨波在家请过他们一次客,是刘燕母亲做的饭,老人家挺慈祥,因此,沈力和江惠每年都去看他老人家,还对杨波说要好好待岳母。

05 兄弟之间出现“间隙”

舅舅生病住院了,沈力跑前跑后,有时替表弟值个班,有时让妻子做了好吃的送去,却鲜见杨波的面。舅舅还问起杨波的情况,沈力推说也许他工作忙,但心里却对杨波有了不满。

沈力和杨波当兵多亏舅舅,是舅舅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应该一辈子感恩舅舅,难道杨波不知道吗?本想提醒一下杨波多去看看舅舅,妻子江惠阻止了他,让他别总是安排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沈力便忍住了,实际上他现在让杨波开车的情况也少了。

好在不久后舅舅的病好了,就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沈力已经发现杨波开始怠慢他,有时用车也不及时,杨波会临时有事儿晚些,沈力生气地说他,杨波会抱歉地说正巧了有事,并不辩解太多,脸上带着疲倦。沈力回家和江惠说起来,妻子说沈力,不要总安排别人,总觉得有资格,年龄都越来越大了,谁没有想懒一会儿的时候,越是对亲近的人越想反抗。但沈力觉得杨波应该不属于“别人”的范畴。

但是感觉却无形中不一样了,好像有了一条缝隙悄悄地在两个人之间出现,像悬在门框上的蛛丝,若隐若现。

自己家舅舅去世时,杨波自己去的,没带媳妇,事儿后舅妈对沈力发牢骚,杨波的媳妇这么忙啊,你舅舅走她也没来送送。后来沈力悄悄问杨波,杨波说,刘燕她们老家有风俗,外甥媳妇不送舅。沈力觉得应该按自己这边的风俗来,怎么听媳妇的,但他没有说。

年前做为回礼沈力和江惠又到了杨波家,杨波和刘燕有事不在,他岳母和孩子在家,老人请他们坐下喝茶,他们和老人聊着天,老人夸沈力,说杨波多亏有他这个表哥,杨波的女儿叫了声伯伯娘娘便进屋去学习了。

这孩子真没礼貌,后来沈力对江惠说。

江惠能理解,孩子学习忙,再说咱们觉得和杨波熟悉,孩子未必觉得与咱们熟悉,出来说句话不错了。

忙忙碌碌地过了年,年后沈力的酒场比较多,这天晚上与领导一起吃饭,提前打电话和杨波说好了,饭后送送领导。快吃完饭时,杨波打电话说岳母病了,去不了。沈力压着火气说,好,不用你了。随后叫了另一个表弟,倒是没耽误事。

事情结束后,越想越气,他让表弟和他一起去找杨波,他觉得杨波在骗他,关键时候掉链子,怎么会这么巧?岳母病了也不耽误送个人呀。

当喝了酒的沈力敲开杨波的门后,他正在看电视,岳母听到有人出来说话,看不出生病的样子。

沈力火冒三丈,好你个杨波,连我也骗,我的话也不听了,你简直太自私自利了!多日的火气一起爆发出来。

因为喝了酒,有些口不择言,甚至说杨波白眼狼。当然他自己不记得了,杨波的女儿哭着直往外推他,不要这么说我爸爸!

沈力被表弟连拉加拖拽离杨波家,他的酒劲攻到头上,自己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杨波简直傻了眼,他怎么会想到沈力追到家里?杨波的心凉了,原来力哥对自己好是因为一直把自己当工具,好使唤,自己的一次不到位就被全盘否定了?以前做的全白做了!

他心里一直不服气,瞪着眼睛喊,为什么自己的命那么苦?从小努力到大,总是不得轻松!为什么沈力不费劲就可以什么也得到?还一直控制着自己!

罢了,罢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刘燕知道杨波的倔脾气又上来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好多天两人谁也不给谁打电话,僵持着,大过年的,闹得不愉快。江惠看到沈力天天黑着脸。

06 矛盾纠结折腾人

两个人像吵架的孩子,赌着气,又像中年之后的夫妻吵架,都伤了心。

看着几日来睡不好觉的沈力,江惠有些心疼,她悄悄给舅舅打电话说明情况。舅舅对这两个外甥熟悉,也有说话力度,他说和一下应该管用吧。沈力好面子,杨波也倔强,谁也不想低头。舅舅当然了解他们,说让他们自己冷静些时候,都不是小孩子了。

三月份,杨波放在沈力单位的内部股到期了。这是沈力为了让杨波挣点钱放的三万元。他把本利取出来放在家中,迟迟没有决定给不给杨波。

他有私心想赌气先不给,等着杨波打电话,让杨波主动来找自己要钱,自己再把他数落一顿,两人关系再回到之前。可是,杨波不打电话问,也没有来要钱,他应该知道到期了呀。

过了两天沈力沉不住气了,和妻子江惠商量给不给杨波送钱去。江惠主张当然给,本来人家的钱,给了自己心里不亏欠,别人嘴里说不出短。

沈力还在生杨波的气,这小子翅膀硬了,用不到自己了,学会不听话了。

又过了好几天还没有杨波的音信,以前熊了他,他第二天会打电话道歉,这次真反常了。

沈力觉得度日如年,难道自己醉了说了过分的话?醉了说的话怎能计较?但是他第一次有点心虚。

沈力打电话和舅舅舅妈说了自己与杨波的事情,被舅舅批了一顿,去找杨波的事做得有点过分了。沈力也觉得不对,可是杨波确实撒了谎,是他有错在先。

他又和舅舅舅妈说了钱的事儿,这钱该不该给,舅舅说当然给,这是两码事,给他钱就当下个台阶吧。

本来钱在手里也不舒服。于是,沈力让妻子江惠给杨波送钱去。江惠按了楼梯的门铃,杨波下楼接了钱,也没请嫂子去家里喝水,说自己还有事儿。江惠没有提他和沈力的事情,他们兄弟的事儿让他们自己解决吧,自己不掺和,就当不知道,也许他们赌个气过段时间就好了。

然而,杨波接到钱却无声无息,沈力连个电话,甚至信息也没收到。无名火又从心中升起直想骂人,什么玩意儿,无端让你挣了钱,应该说个感谢话吧?

沈力的心里好像被什么堵了一样,气却无处撒,想着让舅舅主持一下公道,说个谁对谁错。

舅舅正好回来办医保卡转移的事儿,把他的两个兵叫到家里批评了一顿,给双方说着对方的好,面对两个四十好几的外甥,怎么说得清谁对谁错,许多事情哪里是非黑即白,又没什么大事儿。

沈力是哥哥迫不得已,当着舅舅的面向杨波道歉,自己喝了酒说多了别计较,又说自己把钱和利息如数给你了,不欠了。想着如果杨波说个软话,自己就下个台阶原谅他,心里却并没有觉得自己错。

杨波面无表情地说自己没事儿,并不解释什么。沈力却感觉不到真心,他是吃软不吃硬的主,看到杨波的态度心里就来气。

舅舅看到他们俩的状态后说,你们也都不是小孩子了,在一起这么多年,脾气互相了解,差不多就行了,别让人笑话,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离开舅舅家,两个人分道扬镳各自回家,都没有多说一句话,也没再联系。

他们的不和慢慢被亲戚们觉察到。沈力感觉很扫兴。

有一段时间,他遇到平时亲近的舅舅舅妈,遇到其他表弟表妹,都要把他们的事情讲述一遍,当然是说他因为喝了酒把杨波批评了一顿,杨波居然生气不理自己了。又好像是向大家伸冤,向他们说明自己没有做错。大家听着,评论着,当面当然是夸他,说他为杨波做过那么多事,杨波这么不懂事,不要与他一般见识,沈力听了觉得大家都站自己一边,不理杨波有点心安理得。

妻子却劝他,不用和亲戚们解释,也不用拿来说事儿,别人只会顺着你说话。你生活在幸福家庭里,从小算是顺顺利利,而杨波经历那些坎坷你怎么能理解?和他计较起来别人只会看低你,你该高姿态点,说起来倒显得你格局太低了。

沈力虽然能理解江惠的话,也觉得有理,可是心里的坎过不去,心中难受起来,有种爱而不得被抛弃的感觉,有股气堵在心口不上不下!他需要一个出口。江惠便不再劝他,让他自己慢慢愈合心里的伤口。

其实,说得多了也无趣了,像小孩过家家,自己想想也没什么大事,但越是小事才越让人难受,说不清道不明。大家都向着他,因为他对杨波做过的许多事情,大家都有目共睹,杨波从小得到大家的帮助,杨波在这里真有点忘恩负义了。

于是大家有事再约聚会的时候,就避开他俩同时出现,以免尴尬。如果必须都出现,杨波总是躲着,办完事早早离开。反正给你个不解释,就是不理你。

沈力反而更难受,他觉得被深深地伤害了。他仿佛跌了一个大跟头,什么自尊,什么面子全部被撕碎,自己做了那么多,他居然这样对我,真是忘恩负义,我哪一点对不起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想起他倔强昂头的样子,沈力好像看见自己的颜面,被放在地下揉搓。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呢?别人会以为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他伤心极了,背着妻子偷偷掉泪,自责,后悔那晚上的冲动,有些事情不撕开盖着的纸,看不到真相反而更好。晚了,没有卖后悔药的。

刚开始的时候,沈力觉得就像小孩子打架,几天就会好,可他并没有等来杨波的道歉。他有时还和妻子说起来,妻子总会劝他,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也许是你的话,伤了他的心,杨波本来就是不善言辞的人,平时也没有什么交往的朋友,也许是你一直在打扰他呢。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相互理解不容易。也许你们就是一段时间的相伴,缘尽了,也许就走散了,离了谁也一样。

可是不一样。

他剖析自己,就多说了几句话吗?还是把好长一段时间的不满都发泄出来了?有点恨铁不成钢。自己说了什么难听的话?可是自己都忘了!都是酒惹的祸!

也许杨波心里早已经藏着对自己的不满了。沈力想到杨波有时候不服气的眼神儿,有时闷不作声的表情,偶尔对自己的不耐烦,都被自己忽略了。这次不过是个引线而已,雷早已经埋下了,爆是早晚的事儿。

是自己太自恋了。

但这次是他有错在先呀,他是弟弟,看在这么多年的情份上不能和自己说说心里话吗?沈力最受不了杨波不给自己解释!

可是受不了也得受,他甚至想去找杨波,亲自问问自己哪里说错了,做错了?可是杨波在舅舅面前说了他没事。

沈力心里的坎过不去,难受却又说不出口,好长一段时间,他做梦还常常梦到部队上的日子,梦到和杨波一起的时光,从小到大,可怜巴巴的杨波慢慢长大,怎么就忽然怒目对着自己了呢!他居然几次哭醒了。

然而,即使如此,他也并没等来他想要的结果。

生活真的是离开了谁也照样往下走,许多事情不等人。

07 有了缝隙难缝合

这一年正赶上沈力的儿子高考,孩子备考家长煎熬。一天天盼着时间慢点,好多复习一会儿,又盼着时间快点过,早考完早完事儿。终于结束了,又等着高考成绩公布,研究学校报志愿。

高考考学生,报志愿则是考家长,好像经历了一个月的摸爬滚打,儿子总算是如愿上了一本。

儿子高考顺利的喜事,冲淡了沈力心中的不快。他为儿子骄傲,感谢儿子给自己长了脸。自己没文化,儿子长志气,让自己扬眉吐气,腰可以直起来的感觉。

金榜题名这是大喜事,得庆贺,社会上兴,因为也花出去许多钱了。得到消息的亲戚朋友们,特别有些得到过沈力帮助的,纷纷登门贺喜,或微信转账沾沾喜气。

舅妈悄悄给杨波打了电话,你力哥的儿子考上大学了,借此机会你们言归于好吧,这么多年的好哥们儿,有什么过不去的啊。

沈力在当地有名的酒店定了桌,亲朋好友十来桌,沈力高兴地端起了酒。

杨波却始终没有露面,也没有发信息,好像什么也不知道,沈力虽然什么也没说,心里却结了疙瘩般。他多么希望杨波给自己个惊喜,可是杨波没有来,居然没有来,甚至连个信息也没有,更不用说转个帐,他是在看低自己!

沈力不缺他几百块钱,他要的是面子!还最好的兄弟呢,根本不摆自己!他觉得满大厅的热闹都变得黯然失色,浓浓的愤怒由然而生,却不能发泄,他像在心中压抑了一颗地雷随时爆炸,却要强撑着把场面上的事情忙完,强颜欢笑,敬酒敬茶,自己也喝了不少。

都说喜酒不醉人,他却醉了,回家后大哭了一场!奶奶的,给你机会你却不给我面子,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沈力伤心欲绝,好像自己多年的付出都成了笑柄,真是经不起考验!

后悔不该给他钱,该让他来求自己要!

从小给他花的钱多了去了,办得许多事,是自己的面子,要多少钱是买不来的,还有千金难买的兄弟情份!!可是这么大事他居然不在乎?

沈力感觉在亲戚中的颜面落了一地,自卑的心又悄悄露出头,但他心中却隐隐约约还有期待,也许正赶上有事耽误了,过一阵杨波一定会想明白的,也许到过节或过年他就会出现在眼前。

江惠理解沈力,沈力重情重义,好面子,喝了酒又引起了伤心事。他对杨波的表现很失望,只能说明他还在乎他,抑或是太在乎自己的面子?

沈力好结交朋友,附近城市的战友朋友也借贺喜来相聚,当然也有和杨波共同的战友,难得来一次,战友给杨波打电话,杨波说有事来不了。沈力说算了,他有事就忙吧,战友知道他们有事儿了,安慰沈力,杨波那小子不交往也罢。沈力苦笑了一下。

之后的日子里,江惠常在沈力耳边吹风,人和人有不同的道路要走,和则同,不和则分;人与人的思想差距也很大,同一件事理解起来也许千差万别,在意就是事,不在意就像风吹过;人做了事不要期待回报,一旦期待落空了就徒增烦恼和痛苦。

哲理好讲,局外人只看到表面,当事人却一次次内心汹涌,无处诉说,只有自己知道痛。沈力的骄傲在杨波这里摔了个跟头。

过年的时候,杨波仍然去了大姨家,放下东西说了几句场面话就走了,但是直到年三十杨波也没有来沈力家,沈力知道他今年不会来了,短信也没有收到。

妻子看出他有点坐立不安的样子说,离了谁也一样过,慢慢就习惯了。看来杨波真的挺绝情,现在谁也不用了,关上门自己过了。

沈力说,不来也好,咱们也不用去他家看老人了。

有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似简单,你来我家坐坐,我去你家看看,却像连着一根线,一旦断了,情义也就慢慢飘走了。

年三十在父母家过,听到杨波没去串门,母亲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以前的苦日子都走过来了,好日子却不好好走了。

生活不会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停下来,沈力也慢慢习惯了没有杨波的日子,生活离了谁也一样。

08 寻求和解的路挺长

时间如是般流转,偶尔舅舅舅妈从省城回来,或上坟或有其他事,总要聚一聚,杨波从不参加,舅舅也想从中调节,电话里杨波只是听着,再后来舅舅舅妈也不管他俩的事儿了。

又一年过去了,杨波与沈力像走在平行线上的两个点没有交集,,但是过年杨波还会去父母家,放下东西匆匆忙忙就走了,根本不留说话的机会,他总是选上班时间,因此从没有碰上沈力。

继沈力儿子上大学两年后杨波女儿也参加了高考,杨波没办升学宴,也没给亲戚们信息,他断了许多人的联系,除了让他当兵的舅舅舅妈一家,沈力辗转打听到他女儿考得一般,去了一所私立学校,隐隐约约心里有种优越的感觉。

又两年过去,沈力儿子考上了研究生,他的腰板更硬了,有儿子有底气,在亲戚们中也是算出色的,可是他一直没等来杨波的信息,他还是觉得自己没错,想不明白自己哪里错了?

虽然兄弟情深,但经不起时间的冲刷,几年的成长,让沈力也渐渐成熟,自己是哥,有什么不可以原谅?杨波是弟弟,又有多大的错呢?可是他已经不愿迈出那一步。

他现在工作上又有了新突破,人也沉稳多了,不再常发火生气了,人吗,五十知天命,五十多的人了,也明白许多事情自己左右不了。至于杨波,偶尔会想起,心里已不再有那么大的翻滚了,时间真是好东西,让许多情悄无声息地变淡。好像不见面很久了,他也老了吧,不知他还好吗?心底某处好像还有点触动。

这一年舅舅回来为父亲庆百年诞辰,又把一家远远近近的亲戚约在一起,孩子们开枝散叶,居然来了三四十人之多,要了两个大桌,郭亮也回来了,难得,他平时工作不方便请假。

舅舅约了沈力两口参加,去之前两个人还猜测舅舅会不会叫杨波?江惠觉得不会。

但是她猜错了,杨波也到了,没大变样,但看出老了不少。

沈力终于见到了杨波,自己头发白了不少,杨波也满头花发,背有点驼了,脸好像更黑了,几年不见都老了,看见的一瞬间,有点恍惚如昨日,却充满苍桑感,继而内心感慨,一切真的都远去了。

他们瞥见彼此的同时都象征性地点点头,之后杨波停顿了下,走到沈力面前低低叫了声力哥,沈力回了句你也来了,居然心头一暖,眼窝一热。

舅舅舅妈老一辈在一桌,年轻辈带孩子一桌,有孩子们在,热热闹闹地,活力满满。沈力与杨波理所当然被安排在表弟郭亮的左右,郭亮也成熟了,快要四十的人了,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

一度欢声笑语,祝福不断,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沈力心中五味杂陈,郭亮左右与两个表哥不断碰杯,沈力喝白酒,杨波喝啤酒。沈力和郭亮不断说着话,杨波只静静拿着酒杯听着。

喝到微熏之时,郭亮感慨万千,端起酒杯左右一碰,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都是我的哥,当年我结婚,你们可是我的左膀右臂啊!现在你们俩这样让我很难受啊。

许多事情瞒不过他,性情中人,以酒示心声,喝酒的人才懂,三个人都一饮而尽。

沈力两杯白酒下肚开始有点头晕,他换了啤酒,今天他也被感染了,平时三杯白酒没问题的,妻子江惠就在他身边,不断给他递水,刚进门时舅妈还特意叮嘱,让她把握着节奏,别让他们喝多了,她当然明白,但是有时候情绪上来了是拦不住的。

沈力端起酒杯伸向杨波,来,做为哥哥,弄到现在这一步我有责任,向你道歉,干了这一杯。说完一仰头一杯啤酒下肚。江惠看到杨波落泪了,他也猛地端起酒一仰头下肚。

沈力杨波又各自倒满,没等杨波说话,沈力又伸过去,老弟啊,告诉哥哥,我哪里错了?我不明白哪里错了?哽咽着说完又一杯下去。杨波也干了,已经热泪直流。

江惠忙制止沈力,别喝了,别说了,想说到家里去说,今天这个场合,你俩都收敛一下。

郭亮说,没事儿,自己兄弟,想说什么说什么,说出来就没事儿。

沈力也已经进入情绪中,怎么拦得住,我早想问问,只是见不到你,告诉我哪里错了?

江惠对郭亮说,你哥太认真了。因为太在乎,所以伤心,因为太在乎,所以一直放不下。

杨波回敬一杯,哥,你没错,是我太累了!我不想再回到过去,让我过自己的日子吧!说完,仰头干了一杯。

沈力还在情绪中被郭亮拉住坐下。

杨波趁郭亮拉住沈力说话的空他,离开了座位。

杨波又想起了过去吧。小时候,那么多苦日子,哇哇大哭一场再咬牙坚持过去,可是想到那天沈力说的话好像还在昨天,就如烈火立刻泼了冰水,自己不是不知恩,是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过不上他们的日子,倒不如眼不见为净!

杨波体验到冰冷的感觉又一次袭击了他的心脏,小时候被欺负的场景,母亲抛弃他们的经历,父亲奶奶的拖累,家庭生活中自己的压抑,别人对自己的一再要求……被一一唤起,他不想!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吧!

此时沈力还不知道杨波已走,江惠劝住了他不再喝,这是舅舅的场弄得多不好,他和郭亮又聊起旧时岁月,感慨万千,不知道他是否听到了杨波的话。饭后集合拍照大家发现杨波离开了。

郭亮约了沈力晚上继续,说再叫上杨波,单独三人好说话,解开心里的结。

杨波却并没有出现。电话打不通。郭亮面子也不够大。

沈力喊出来反而舒服了,他早憋着想说,被酒拱了出来。江惠说他不该在吃饭时发泄,格局太小了,多年的事情早已说不清,谁是谁非又如何?但说了就说了。杨波已经不再接招。

沈力沉默了。

他沉下心不断反思,自己不再是当年了,几日来茶饭不香。他知道事情发展到如此的局面,自己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9  和解的路上自己走

回顾自己的半生,也是风风雨雨,哪有人是一帆风顺,自己经历的难关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他本来还报着期待,哪一天杨波出现给自己个惊喜,可是这一次见到杨波那一刻他就明白了,早已物是人非,想像与现实相差太远,他不过时常在自己的头脑中神游,早已回不去了。他们也该做个了断了,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吧。

他和江惠说了自己的心情,江惠知道沈力一定经历了许多思想斗争,他想明白了,应该可以放下了。

沈力含泪编辑了短信发给杨波:

杨波,首先给你道个歉,作为老大哥,那天吃饭时,不应该说你,这是自从几年前在舅舅家分开后,第一次见面,虽然有点醉,但说的都是我憋在心里很久的话,没别的意思,也许已经不重要了 ,以前的错已经无法挽回,请你原谅。那天晚上打电话约你,本想咱们兄弟好好谈谈。可是你不接电话。我只是不愿舅舅舅妈和郭亮在中间做难。也许,你不愿见我这个老哥了,也罢。人生一世,过往难忘,就此别过,谢谢那么多年有你的陪伴,谢谢!衷心祝愿,你和家人越来越好!

一会儿,他收到了杨波的信息:也祝愿力哥及家人越来越好!

看到信息,沈力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终于可以结束了。

然而,并没有结束。脑子中不断翻滚起来,就像妻子说的,所有人生的经历都是来滋养我们的,磨难更是。

想想自己为杨波做了那么多事,许多事情都是改变杨波命运的转折点,能有今天的生活可以说很大因为自己做的事。他把杨波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做时并没有私心,只觉得应该做,并且因为自己条件好一直在照顾杨波,然而最后杨波的行为,好像把这一切都被否定了,他曾经伤心过。

现在想想,做一切都是出于自己的真心,从来没有问过杨波的感觉,如果回头去重新选择,自己还会这样做,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可是又积累了私心,让自己觉得有资格支使杨波,杨波又是怎么想的呢?自己居然从来没有顾及。

静下来心来细思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其实杨波也知道自己为了他而做的各种事情,感激是真心的。开始他也是在配合自己,尽量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哪怕一次次被批评也听着,谁让自己是哥?谁让自己让他背负了那么多恩情?可是时间长了,人总有疲惫的时候,也许他也想主宰自己的生活,可是做不到。他只能卑微地活着,直到绷不住的那一天。

那天千不该万不该去找杨波,那时太年轻,太莽撞,太得理不饶人,自己又把杨波的面子放在哪里了呢?后来又在亲戚们中去说,把杨波放在被告席上,杨波没出来辩解是不是对自己的恩赐呢?

沈力忽然为那时候的自己感到羞耻,忽然感觉应该感谢杨波那时对自己的忽略,让自己能够停下膨胀的心,收敛自己的心性!也是从那时慢慢开始更多关注他人的感受,现在想来,福兮祸兮,祸兮福兮!担指责的是杨波,本来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受益的是自己啊!

人们每当被伤害,常会不自觉想到自己的付出,感到委屈,而忽略掉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都活在自己的感觉里,总觉得被辜负,且无限放大,迷失,甚至后悔自己曾经的行为,否定自己。

时间不能抚平一切,有时随着时间在膨胀。自己那段时间心里不平衡,内心世界放大了被看轻、不被重视的感觉,也曾责备自己,无法接纳曾经的行为,感觉好心喂了狠心狗肺,越是否定自己越气愤,被情绪左右了一切!

经历过这么多事之后,沈力己不是当年的心态,也明白许多事情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也许正是因为遇到杨波,激发了自己的善心,因为有了杨波这个表弟,让自己有了当哥的责任感,甚至能够办那么多事情!正因为有杨波,让自己有了那段起伏的人生体验,尝到被人崇拜尊重的感觉,尝到失去的痛苦!是他教会了自己要珍惜,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沈力深深地思索着,人们都容易进入一个怪圈,总是想在别人的认可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在与别人的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优越性。自己曾经无形中也从杨波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强壮,自己的优越感,自己的价值所在,自己应该感谢杨波才是!

反之,杨波是不是一直在压力下努力生存着呢?自己又看到了多少?

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经历,有时觉得自己付出了应该得到回报,得不到就心里不平衡,怪别人辜负了自己,实际上正是别人给了你做事的机会才成就了你,让你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自己的潜能!

沈力反复回顾自己的一生,就像妻子一直说的,自己是被帮过的人,舅舅、叔叔、单位有些领导都曾是他的贵人,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候,他们都带来他生命中的改变,他心怀感恩,并且从没有忘记他们,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杨波也是呀,只是自己没有看见!

他愿意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他从小在家庭中得到的教育,他觉得都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在给他上课,让他警醒,并不是自己帮了别人,别人就会以自己喜欢且认可的方式感恩戴德!别人用什么方式本来是别人的选择,自己本不应该期待。

有时在一生中能够体验这份被辜负的滋味,也是成长的功课,不能以自己感觉的“应该”去要求别人,这是多么深刻的一课,却让他痛苦了这么多年!!

没有人是来讨债,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教会我们成长!人生百态,人生百般滋味,面对自己内心好好想想,现实中出现的事情都是在提醒我们看见自己。

和解的路上要自己走,与自己的和解才是真正的课题,为何追问他人自己哪里错了,应该问问自己的心,现实不过是照出自己内心的镜子!

沈力真诚地对自己说,谢谢你,杨波,感谢你陪伴我那些快乐的岁月,感谢你让我看到自己的价值,更感谢你留给我生命中重要的一课!

忽然地泪流满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744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05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0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42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69评论 6 3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1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3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54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4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4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4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76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2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