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辑 倾心磨砺班级精神
更深层次的班级文化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面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这会刻在孩子的心里,给他们一生的力量与温暖。
当孩子们茫然失措,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启迪他们的心灵、帮他们点燃希望的灯火。若孩子们把美好的梦想根植心中,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且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格,青春岁月定会充满奇迹。
班级文化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注入,班级文化更应该是一种能量的播种。
当一个人体会到成功的滋味,他就不甘心做一个平庸者。
教育首先是一种唤醒,唤醒他们成为精英的渴望,他们才有可能成为精英。
星云大师曰:“人生需要发愿立志,有愿才有力量。”所谓愿,便是心中的愿望和梦想。梦想是给人生的一个期许,没有梦想的心灵是荒芜的,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灰暗的,每个人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成长。当孩子们茫然失措,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启迪他们的心灵、帮他们点燃希望的灯火。若孩子们把美好的梦想根植心中,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且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格,青春岁月定会充满奇迹。
文化是用来教育人的,只有教人变好的文化才是好文化,才是有用的文化。可是,班级文化挂在墙上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下来,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迈开双腿动起来,从墙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心里,引导着孩子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让班级文化动起来的办法很多,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搞活动,把班级文化融合在活动中,慢慢地让学生理解、接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最终变为自己的一个习惯,一种认识,进而形成一种美德。
晚年的白居易向鸟窠禅师请教一个人怎样做就算是奉行佛法了。鸟窠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惊讶地说:“这个道理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啊!”鸟窠禅师郑重其事地说:“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岁老翁行不得。”
其实班级“和”文化的建设也是这个道理。为了让来自各地、各民族的孩子们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真正做到“和而不同”,这一系列的主题班会也许能起到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