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吾乡夜话·吾乡征文活动。
齐帆齐商学院
最近一首《早安,隆回》火出了国门,一句“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不算很美的句子,却直接了当地喊出了各人心理藏着的一个温暖角落—故乡。
听着眼前的歌,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另一首歌的旋律:《你来的正是时候》,这是有着“现代民歌教父”之称的作曲家何沐阳的作品。我和何沐阳不仅算是同乡,更是同一所高中前后隔着一届的校友。歌里那个“飘着茶香等你”的他的家乡,自然也是藏在我心里的温暖角落—美丽的茶乡安化。
当年我的妈妈响应号召,支援山区建设到了安化,爸爸从部队转业后也到了这里。我是12岁才告别外婆家来到这个美丽的小山城。记得我去安化之前,在阿姨和舅舅的描述里,那是一个既偏远又落后的地方,嘱咐着我一定要考上大学,离开那里。
我却很快就爱上了小山城,也许是因为终于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山城本身的美丽。后来,我果真考上了大学离开了那里,再后来全家也离开了那里。虽然只在安化生活了几年,它却成了温暖我的故乡之一。在那里我度过了整个青涩的少年时代,人生中最最幸福的和父母团聚的日子。青山,绿水,香茶,幸福的家人,纯朴的朋友,飞扬的青春,时时入梦。
山
“风来得正是时候,吹亮漫山的花朵,远去了古道的马铃,飘来你的脚步。”山城的风不仅吹亮漫山花朵,更是吹碧了漫山的茶树。
我的家在河边,站在家里的阳台上,就可以看见对岸的茶山,晴好的日子甚至可以看见茶树间穿梭着采茶的身影。远处更高的山常年有云雾缭绕,或环在山腰,或笼罩整个山巅。妈妈告诉我那云雾里的茶树才是集天地之灵气的极品。只可惜山路盘旋或者深山根本无路,那种仙境可望不可及。
多年后再回安化,山城已生巨变。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路,通村道路,已连成便利的大交通网,我也终于可以近距离亲近深山。
云台山是安化黑茶最出名的山头之一,山谷间云蒸雾绕,山顶反倒是一个比较平坦的盆地,云间云上都有本地的大叶茶园。看到过同学拍下的云台云海的视频,眼前翻腾而来的分明就是汹涌的大海,露出的少许山巅成了海上的小岛。天边泛出霞光的时候,早已分不清是山中日出还是海上日出。
心慕云海,我先后四次打卡安化云台山,却只是看遍各种雨景,想来,邂逅世间美景的缘分,总是有些可遇不可求的。
有一次,我是顶着丽日上山,心想这下必定可以看到日出和云海了。第二天凌晨起床出发,刚到观景台下,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山里的雨就这样不讲道理说来就来,一行人干脆就在黎明前的夜色里听雨。雨水冲走了火热的暑气,每一个毛孔里都透着舒爽熨帖。静听山里的雨声,竟听出了不同层次,落在岩石上的,茶树上的,亭檐上的,空谷中的,汇入泉流的,仿佛是有着不同声部的大合唱。
天明了,雨停了,山谷间雾气弥漫,随着山风,忽而左,忽而右。水雾飘向山顶的真武寺,不一会儿真武寺就笼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缥缈的云烟中感觉忽远忽近。雾继续在山间游动,风过,掀起雾纱一角,露出些苍翠,似水墨丹青。虽然没有看到壮阔的云海,但眼前这仙山琼阁不也是我和云台山的另一番妙曼际遇吗?
水
“你来的正是时候,当黑茶飘香的时候,我在梅山煮茶等你,静看资江悠悠。”安化是古梅山文化的中心,是华夏古老的文明精髓之一。一句梅山煮茶,牵出人心里丝丝缕缕的寻根之念,一句静看资江悠悠,尽展山水间的闲情逸致,暖意就随着那山那水那茶香在心里升腾氤氲。
安化境内有好几十条溪水交流错布,小溪汇入大溪,最后淙淙汇入资江。这些溪流或激越,或温婉,或见证乡镇变迁,或守护村野安祥,还有的藏身于原始山林,远离世俗人烟。很多溪流都有着诗意的名字,显现出梅山文化的源远流长,如:润溪、探溪、小烟溪、樱桃溪等。它们养育了山,养育了茶,养育了世代的山里人。
我当年的学校坐落在柳溪汇入资江的入口处。柳溪是资江的一条大支流,光听名字就迎面扑来一股文艺气息。大多河段,溪水仅深及小腿或膝盖,水流很快,清澈见底,可见小小的鱼苗和虾米。溪岸有卵石滩,石滩后是一人高的密密的茅草丛,茅草丛后便是青山。
那时我们最爱的一项课外活动就是选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沿着柳溪一路往城郊走,找个好的地段去野炊。有时候是班级组织的课外活动,还会分小组进行厨艺比拼。有时候是一群同学好友相约来一个假日行。大家早早地细致规划,谁带锅,谁带碗,谁带鸡蛋,谁带腊肉。到了目的地后,找几块大卵石就可以堆个灶,枯了的茅草是绝佳的引火材料,再走远点来到山脚下,捡点枯木断枝就是柴火。可惜我不是山里长大的孩子,任何需要技术含量或是力气的活,我都搞不定,最大的强项就是搞气氛,每个环节我都主动勤快地参与,全程被嫌弃,仍然全程嗨。
野炊结束,正是暖暖的午后,有的人会寻处茅草丛,就着阳光躺下,美美睡上一觉。有的人坐下,对着水对着山吹口琴。有的随着口琴曲放声歌唱。还会有藏着心事的小女生,喊上闺蜜,在一旁头靠着头窃窃私语。不知道现在的柳溪边,可还有少年活泼欢乐的身影,一如当年的我们,那么地渴望和它的亲近。
桥
“雨来得正是时候,洗净迎你的渡口,歌声都飞溅在廊桥,等你已经太久。”风雨廊桥是安化地域特征明显的建筑。柳溪的入江口就跨着一座风雨廊桥,名叫镇东桥,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巨石砌墩,青瓦盖脊,门楼高耸,飞檐翘角。廊桥的桥身是长廊式通道,两旁有固定的木凳。石墩上有诗家文人的题字,已随岁月斑驳。镇东桥最奇的是石桥墩里竟斜伸出一棵桃树,一到春天,满树绯红。镇东桥虽已失去了它交通设施的价值,却成了县城的文化走廊,成了大家休闲聚集的绝佳去处。
少年时代,我只见过在县城的镇东风雨廊桥,倒是在离开安化很多年后,有机会在同学的带领下游览了保存得更完整的永锡桥。永锡桥横卧麻溪河上,有着34间木桥亭。这些木桥亭以前都是茶亭,供过往行人商客免费喝茶解渴,歇脚休整。据说永锡桥所在地—洞市乡,当年是连接安化“前乡”与“后乡”的枢纽,也是新化县通安化县的必经之路。无桥的年代,通行都靠船家撑船摆渡,逢春夏涨水,就得绕道或冒险渡河。有济世情怀的乡绅们捐资修建了永锡桥,如今,记录了当年这造福一方善举的碑刻仍在:天余缺憾人能补,神着先鞭石不顽;好是津梁通两岸,行人到此尽欢颜。
茶乡山岭叠嶂,溪流遍布,马帮们翻山越水,把安化黑茶带往四方,风雨廊桥便是这茶马古道上的活化石。目前安化还有30余座风雨廊桥,横亘在村野阡陌之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刷,依然和青山夕照、小溪碧水一起,见证着茶乡的传承与变迁。
茶
“你来得正是时候,当千两月光晾满楼,缘分融在山水里,茶已经浓了啊……”安化黑茶有着上千年的边销史,清代名臣陶澍的诗句这样描述了它的口感、功效及历史地位:
俗子诩茶经,
略置不加省,
岂知劲直姿,
其功罕与等。
气能盐卤澄,
力足回邪屏。
所以西北部,
嗜之逾珍鼎。
性命系此物,
有欲不敢逞。
黑茶外形刚劲,口感醇厚浓酽,还蕴含罕见的益生功效,清脂解腻,辟邪除疾,是西北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所以历朝都有“以茶治边”之策。
千两茶是黑茶的一种,茶被压制成圆柱形,因每支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千两茶的历史据说始于清朝,当时安化黑茶是官茶,是西北地区牧民的“生命之茶”,为了方便骡马长途运输,茶商们将散装的黑茶踩压成千两。
千两茶的一个独有的特点就是包装与产品是同步生成的,包装的三层材料全都是本土的天然植物。最里层使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包粽子的箬叶,中间一层是棕片,外层是楠竹制成的花蔑篓。天然防腐防水透气的材料,不但能保证千两茶的长期存放,特殊的工艺通过时间的作用,更是将自然的清香渗透进茶叶。
我在白沙溪茶厂看到过一次千两的包装压制过程。压一支千两需要好几个壮年男子为一组,通力合作。灌好热气腾腾的茶叶的花蔑篓被放到特制的杠杆下,一个人在前面用脚踩篓滚压,其余几个人下压大杠,然后是一个人操着小杠绞紧蔑篓。压大杠,绞小杠,交替进行几个轮回之后,又有一人用木锤把茶卷捶打整形。整好形后的花卷只有之前的一半粗了。整个压制过程中,大家有节奏地喊着劳动号子,动作整齐划一,极富韵律感。
据向导介绍,这样看似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其实是很有技术含量的。速度和力度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池,不然都会影响茶叶在花卷内的继续发酵,影响口感,影响存放等。压制定型后的花卷还不算成品茶,接下来还要日晒夜露一个月,才可以进入存放期。“千两月光晾满楼”,这是一派多么古朴富足的茶乡景象啊!
风起、雨至、云来时,你都会是来得正是时候,于我,安化总有让我一去再去的理由。与时代并进的山城,毫不违和地将沉静和热闹,悠远和现代,质朴和繁荣融在一起,随时收容我的悲喜。来来来,饮了这杯沁成琥珀的黑茶,将悲喜品透,踏入另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