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作为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然而,由于流动党员距离组织较远、日常工作繁忙、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不断变化等原因,有时处于“漂泊”状态,党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困难,流动党员作用发挥欠佳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需要通过剖析流动党员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通过牵起“三根红绳”,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有家有为”。
牵起学习“红绳”,夯实流动党员思想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失之毫厘”,行动上就会“差之千里”。要强化流动党员的管理,就应当先从思想根子抓起。要创新方式方法,将学习便捷化、趣味化,以“三会一课”为主要抓手,通过“自主+集中”、“线上+线下”、“分享+考核”等方式强化学习交流。应聚焦破解“流动性”难题,充分利用微信、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不定时推送学习资料,交流思想动态。适时搭建“空中课堂”集中学习平台,通过党员“点单”等方式,按需安排课程,实现流动党员学习“足不出户、坐在云端、各地同步”。要关注老党员、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采取“送学上门”等措施,主动前置管理关口。积极开展以赛促学活动,充分激发流动党员学习动力,增强流动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
要牵起管理“红绳”,创新方式凝聚向心之力。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抓实抓细流动党员管理,确保一个都不掉队。要善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流动党员管理形式,探索搭建“智慧党建”等线上平台,设立意见“一键反馈”、活动“一键预约”等功能,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使流动党员管理更走心。要形成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的良性互动,建立起帮扶制度,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连接“对接线”,形成“帮扶网”。要紧盯党组织关系转接的重要环节,动态梳理流动党员情况,做到流动党员情况“清、精、细”,根据生活、工作变动及个人需求,严格根据规定做好组织关系转接,畅通党内关系流动的“内循环”,把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现居地”建设成为党组织关系的“蓄水池”、“中转站”,确保“流动不流失”。
要牵起孵化“红绳”,点燃队伍建设星星之火。“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流动党员分布行业广、面积大,基层党组织应当在扎实做好管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发挥其带头表率作用,主动搭梯子、铺路子,引导和组织流动党员“发光发热”。要引导广大流动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流动党员的使命感与归属感。要紧抓流出党员“风筝线”,积极“牵线搭桥”、“引凤还巢”,开展奉献家乡系列活动,对带头返乡创业的流动党员给予大力支持,激发返乡创新创业热情。以坚持为“两新”组织输出优秀人才为目标,把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打造为“红色孵化基地”,不断壮大各行业、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