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余的时间里拜读了《宋史十八帝》、《细说宋朝》及相关朝代的历史读物,从陈桥兵变伊始,宋朝历经三百多余年,政治经济文化皆高度文明辉煌过,终究抵不过大厦倾覆崩塌的劫难。至后,崖山海战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宣告大宋灭亡。
自宋太祖赵匡胤稳居江山之巅以来,采纳名臣赵普的谋策“夺其权,制其钱谷,收起精兵”三大纲领,从而保证了宋朝军队的长期稳定,并彻底结束了武人乱政的动荡局面。在面临“潘侯割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上,三大纲领的作用巨大,不但解除了潘镇之祸,还改变了自唐以来君弱臣强的局面。
但历史的走向终究不会由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自宋太祖以后,其余皇位继承者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权利上遵循祖宗家法三大纲领从而巩固君权、削弱臣权,但是怪就怪在余下每一个执掌权柄的君主,能力、远识、秉性皆弱到另后人无法视之的地步,更别提收复国土“燕云十六州”的宏伟梦想。
“靖康之难”就是最好的证明,人们信奉君权至上,而君主大都昏聩无能,其中宋徽宗、宋钦宗被被虏而北上,大宋衰弱的遮羞布才被揭下。
宋代政治上有一个特点,以文御武,即武将多以文臣领导,其本意是希望以博识的文臣指导和监视大字不识的武将,以达到军队不作乱的目的,这个由宋太祖亲自布局的宋朝皇家家法深得后世皇室子孙亲暧,从而出现宋朝特有的重文轻武的局面,“一举守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这类说法在宋人间广为流传。就连名将狄青亦深受其害,被文官以蔑视。
由于文官治政的这一特点,宋朝文化尤其鼎盛,也诞生出了许多名人,苏轼、王安石的诗词依旧脍炙人口。
而儒学的分支——理学,在宋朝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迅速发展,南宋朱熹便是这一学说大成时期的风云代表,他们提出“理”先于天地而生的唯心主义体系,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并且这一体系也被封建社会用来巩固皇权,实现政治统治、思想统治的目的,但是其危害也十分显著,一度束缚人们的思想。
在社会面临困难,国家面临灾难的社会性问题时,这一去欲存理的思想凸显道德绑架的弊端,导致政治活动失去了活力且政治目的往往无法达到。
单从某一特征想要探讨宋朝衰败的缘由过于片面,却能管中窥豹,识得一丝线索。
思想性的指导(理学)在宋、明朝的政治、文化活动上随处可见,这也说明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对思想统治、巩固权利的认可。而思想对人、机构、国家从事社会活动、国家事务活动的指引从历史事件里能窥视出,思想指引行为、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为此在读史的过程中,穿插着拜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求大致的了解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以及辩证的看待宋史。而关于为什么选择“老古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大致与个人“功力”太弱有关,毕竟我深知:初出茅庐的小子要选择全面的、安全的武功秘籍还是选择行偏之举的“葵花宝典”,还是伤人伤己的“七伤拳”,那肯定是最前者,因为安全有效,即便学无所得,亦不会走火入魔,疯疯癫癫。
所以千万别认为作者懂得多,那样无异于令我陷入到尴尬局面,即在职业歌手面前显摆歌喉,令人贻笑大方。
马哲主义告诉我们从事社会活动中,认识到世界是动态的,事情的发展也是动态的、变幻的,以及事物间的联系与发展,应当采用辩证法去论证和实践,剖析利弊,去伪存真,实事求是。
以上是我总结而得到的,并尝试用于了解宋史,至于思维和物质的关系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深奥问题,并不在今天探究范围中,毕竟“独孤九剑”也要先会拿剑。
宋太祖赵匡胤定宋以后,着眼于统一大业,鉴于北辽契丹的强大与南方诸国势弱,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政策,直到宋太宗上台,这一政策都经得起后世的推敲。太祖在收复南方国土时,每攻下一国都准备充足,晓民情,探敌情,擅任将。可以说太祖所施的政策都被其后世子孙视作家法,尤其三大纲领几乎每一任皇位继承者都使用娴熟,甚至是盲目,不加以摒除弊端。
从太宗与辽订下“澶渊之盟”开始,外部,中原王朝时刻处于北虏铁蹄的阴影,而内部为了粉饰太平更加崇文抑武,即便有个别有远见的名臣,也被淹没在“清静无为”的浪潮里。统治者忽略真实危机,被统治者活在虚妄里,因此“靖康之耻”就真实的发生了,直到崖山海战,蒙古大军挥定中原,至此南宋灭亡,宋人的地位竟比不上色目人。
实事求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