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看到书中蛤蟆先生所经历的挣扎、沮丧、无助和悲伤,那一刻,我就像看到了自己。心中回想起种种故事。一只普通的蛤蟆的故事,让我第一时间带入了。而实际上,这本书就是写给作为普通人的蛤蟆君的。是那些每天为生活打拼真实而真切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有一天会突然陷入爆发式的消极情绪中。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自我评价降低,状态低迷,感受到难以控制的悲伤。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当朋友们发现了蛤蟆不对劲时,蛤蟆自己也完全摸不着头脑。他只能对朋友们说,“家里太乱了,抱歉。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便放声大哭。
蛤蟆其实是你是我或是他,就是每一个人。而书中的开场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并不陌生。每个人都向往开心的生活,但突然间却失去了快乐的能力。这本书20多年前在英国出版后,很快登上英国亚马孙心理咨询图书头名,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把这本书推荐给自己的同行学生,以及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是那些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从那天起,它畅销至今,成为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读物。可以说,对读者人生的普适性是这本书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本书讲述了十次心理咨询的故事。其中第一次也颇具戏剧性。蛤蟆本来是被逼着去看心理医生的,连账单也有朋友代付。结果心理咨询师苍鹭相当不客气地请他下次别来了。他对蛤蟆说,“咨询必须是个自愿的过程,这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蛤蟆灰头土脸,但想要正常和快乐起来的愿望占了上风,他决定撑下去,看看回发生什么。临别时,苍鹭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 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假如我们能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于是,深入心灵的十次咨询就此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问过蛤蟆很多问题,包括问他是否因为情绪抑郁而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虽然自杀是一个可怕的词,但蛤蟆听到后居然感到莫名的释然。
他意识到,来做心理咨询这个行为本身也代表着最可怕的时刻暂时过去了。蛤蟆在咨询室里有过多次的情绪爆发,他曾哭着对咨询师说出对自我的质疑,“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他告诉咨询师,自己感到非常的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连他的朋友们,他们对待我的态度都非常可怕。
当蛤蟆哭泣时,咨询师只是默默地递上纸巾,他告诉蛤蟆,如果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连接,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情绪,无论利用无视或者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同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除了一样,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残缺。
为了深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触发了蛤蟆的不快乐,咨询师带着他回溯和梳理了发生在他生活中的种种往事。就是在这宝贵的十次咨询,蛤蟆过去和现在的人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们突然发现,每一个个体,从原生家庭成长,开始客体关系的发展历程,其实都好不例外的上演着相似的人生。蛤蟆和每个人一样在童年时期学习和建立起来与人相处的模式,又在青春期尝试最初的自由,开始选择并不断探索自己。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上一个阶段的经历,所以成年后的蛤蟆也必须带着他所有的过往,所有的收获和所有的缺憾走下去。有的读者在阅读这个故事时说到,我和我的父母都在这本书中出现。不,这不是一本书,这就是我的人生故事。
在这本书中,咨询师还和蛤蟆一起分析了人们身上常见的讨好型人格,无法表达愤怒、难以拒绝强势者、自我审判等现象。蛤蟆第一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情绪的成因。在咨询过程中,蛤蟆的内心不是地有挣扎,也曾想抗拒这个痛苦的过程, 幸好咨询师一直陪着他,实现了最初对蛤蟆的承若。“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而这,也是最本色的让咨询者的内心得到关怀的部分,也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部分。
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会发现,自己很少读过这么美妙的心理学专业图书。文笔和结构都是上乘之作,描写生动。对于人物个性及情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任何一个读者只需要两三个小时便可把一本书流畅地读完。
另外,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它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放在蛤蟆的故事中,很多读者通过这本书接触到了心理学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术,毫无困难地掌握这些理论并获得进一步行动的能力。譬如,在描述童年对人格形成重要性的时候,咨询师用一个比喻让蛤蟆充分了解了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
想像在一个星球上只住了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时候他们会对你很生气,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蛤蟆就此体验到,就是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和精力的情感体验,塑造了后来的自己。自己在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的变成了成年后常有的感受。
通过这个领悟,咨询师教会蛤蟆用战略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你知道其原因及规律之后,会发现大家其实剧本都一样,只是演法不同。这样,你就有的放矢地去探索自己缺失的部分,找到问题的根源。
你当然可以照着人生既定的脚本走,这样你就可以一路责怪父母或者别人;你也可以选择完全扔掉剧本,打破以往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咨询师苍鹭告诉蛤蟆,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最终打破对过去每段经历的依赖,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责怪而是负起责任来,这是我们心理咨询要让来访者获得内心成长的力量。
每次离开咨询室,咨询师苍鹭会说的一句话是“下周再见”,有一次他还加了一句话是,“蛤蟆,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就是在那一天,咨询师向蛤蟆明确了“只有他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点。他还说,“蛤蟆,有许多问题最终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最终,蛤蟆完成了自己的10次咨询。他在情绪温度计上的分数是非常良好的九分,这个自评之所以不是满分,是因为蛤蟆对未来有了更好的预期,他想把更好的东西留给今后。
咨询结束的那一天,蛤蟆参加了朋友的聚会,对,就是那群关心他逼着他去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他们尽享佳酿,讲着各自未来的打算。
当朋友们听说蛤蟆居然卖掉了祖传的蛤蟆庄园并要去伦敦闯天下时,都大吃一惊。蛤蟆则精神抖擞对朋友解释说,“如果你体格小,又只住过弹丸之地,自然就觉得大世界又大又可怕。”但蛤蟆一点不怕,很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开始一段新生活的准备。
蛤蟆是对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不就是为了经历更多并最终成为自己吗?人的成长必定永远是一场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而且是那种从内心生出的快乐,而非依赖外力。它绵绵不绝,在人生低谷时会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不再害怕不再悲伤。
在这本书的最后,聚会散场,蛤蟆与朋友们道别,那是多么宁静和笃定的一天,蛤蟆在和煦的夜风中骑车飞驰在路上。一路还大声唱着歌。他是这样唱的,“世上英雄辈出,史书皆有出处。若论大名万事瞩目,还得数我蛤蟆!”这是一只战胜了悲伤或者说战胜了自己的蛤蟆,是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是一个通过自我努力找回快乐的普通人。它,也可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