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开始冥想的第八天,外面下着小雨,天阴沉沉的,是一个本该情绪爆棚的周一。然而,今天的我格外平静,那种无所谓去往何方,无所谓遇到何种状况的平静。中午认真地做了饭,又认真地吃了饭。我很意外,却也只是淡淡的喜悦,并不会把这一切全都归功于过去一周的冥想,或者像以前一样制定一个一到五年的计划。
如果一件事情很美好,那就在条件允许并且自己愿意的时候去做,这个,才是能够得以长久的自律。从小受到的教育,过多地强调学习的作用,而较少地强调学习的乐趣,所以长大之后,如果条件允许,大家都对学习避而不及。惰性,是人之常情,何况学习这件事确实也带给我们不少痛苦的回忆。我自定义自己是一个三分热度的人,从小到大,无数的兴趣爱好,都如过眼云烟,每每遇到困难,就放弃,摆烂。所以长大之后,总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骨子里其实不够自信。我很羡慕那些能坚持做一件事情十年,二十年的人。
然而今天,我突然又很庆幸,庆幸我的父母没有在我想要放弃一件事的时候逼我继续,或美其名曰为我好;很庆幸能在小时候遇到一群不错的玩伴,和一个“老顽童”叔叔,让运动这件事得以贯穿我的大半生,也许每周固定运动的习惯会一直持续到我行动不便;很庆幸小时候奥数兴趣班的老师自己掏钱请我们吃家乡小吃,让我知道努力去解决难题的人是有幸运的奖励的;很庆幸高中的学校没有把所有的艺术体育课换成文化课,让我们得以留下美好的回忆,一起自导自演拍短片,一起打太极,一起在美术课看驯龙高手......认真学习的人会有奖励,这个停留在回忆里的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这也许比上一所好大学更为重要。因为这种潜意识,即使短时间内毫无作用,即使人们没有意识到,可它却会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突然被重新看见,被重视。
出国之后,我遇到许多优秀的外国同事,他们对于代码的热爱,是我所羡慕的。相比而言,许多国人,会把工作当作一份工作。虽然也有对于工作十分热情的人,但相对较少。以前,我会指责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做事情虎头蛇尾。后来在某次心理咨询的时候,倾听师跟我说,人的需求满足马斯洛金字塔,也许我没办法坚持一件事情,是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追寻。我细细想来,也许我缺安全感吧。不止我,身边许许多多的人,或多或少焦虑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比起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将一个技能从百分之七八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多甚至一百,我更愿意去做那些“高效”且“简单”的事,花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入门一项新的技能。这几天的冥想中,我尝试去表达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再加上这几年的工作让我有了一点对抗风险的积蓄,我似乎开始慢慢地接受一部分肉眼不可见的微小进步。
我的思维是跳跃的,所以喜欢写随笔,而非日记。我承认自己的逻辑并不严谨,那是因为比起理性分析客观事物,我更喜欢直观的感受。而感受,往往很难表达。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真正的长时间的自律,不是近乎自虐地逼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而是在自己的其他需求(比如温饱,安全感等)得到满足之后,自然而然地去做那些曾经带给自己美好回忆并且自己当下享受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问一个问题,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以更长的周期重复,是坚持吗?
也许,不需要坚持的坚持,不需要自律的自律,才更能长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