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离开故乡十七年后,第一次回乡过春节。
那一年离开时,下了一夜大雪,厚厚的铺天盖地。清晨,街上都是清扫积雪的人,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
现在回来了,但是今冬无雪。没有雪,故乡就少了一份冬天的庄严。只有一天,天上飘着细如南方雨丝般的雪花,不一会就消失了,这让我感觉恍然如在南国。
家是个满地鸡毛的地方,既喜悦又烦恼,既牵挂又伤痛。
家里老母年已八十,头发几乎全白,步履越发蹒跚。牙齿松动,行动不便,耳朵越来越聋。跟她说话,往往三遍以上才能听清,处事有些“怪异”,有些糊涂。
这很使我们子女苦恼:生气、不解、不耐烦。我尽量控制住自己,耐心再耐心,也不免流露出不耐烦来,事后又于心不安。
常在身边的姊妹就不一样了,她们随意的多,也随便得多。抱怨、指责、吵架。
看着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很是伤感。安慰她,陪她聊天,哄哄她,只要她高兴就好。
我也劝姐妹们,让她们懂珍惜眼前人。她们总有各自的充分理由,说自己的委屈,说母亲的不是,我这个“局外人”有时也无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从母亲角度看,人生到了晚年,那些尴尬不堪少有人能理解,即使她的亲生女儿又怎样?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无法替代。或许,只有自己也到了那样的时候才能体会到!
从女儿的角度看,也到了人生的至难时期。说理由有很多:自己有烦心的事,自己有问题要解决,自己身体也日渐苍老。心情烦躁,耐心不足。
实际,人的成长也与年龄无关,能不能拿出十足的耐心对待家中老人,也要看个人!
像我们这样年纪,已经开始回归家庭,后半生应该是活在家庭的关系中,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在我们生命里要重于外人了,而我们的父母早就已经活在家庭当中,子女当中了。
怎样对待父母,就是我们一生修行的结果!
处理好对父母的关系,也充满智慧,更需要善良的品质。一母生九子,每个都不同。对父母不够好的儿女,难为好人。
养儿防老,如果我们父母还青春,那还需要子女做什么呢!一味抱怨父母的不是,就是告诉别人自己的不孝和无能。
只需要多些耐心,多些理解,足以!
话说三遍不烦,就是好性格;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想问题,为对方考虑,是孝顺,更是善良。
我现在已在归途,是离开了家旁观者清呢,还是离开了家心境就变了?我是在明确孝道,也是对自己再教育!
我劝说姐妹们,表面上有一些效果,但是真是懂得这些道理一定要落在行动上,能用自身经历和经验去体会它!只是不知,到那时会不会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