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儿子又花费了很长时间解决数字1的书写问题,刚刚拿笔书写的孩子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毛病?忍不住吼了两句,后来我也在思考他只是一个孩子:我们抱怨生活的无聊,却又没有勇气做出改变,周末的追剧和补觉好像成了唯一的渴望和救赎。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静静地让生活陷入绝望,是已经走上不归路。”但其实,你只需要在周末做一件反差足够大的事,就能打破眼前这一滩死水般的生活。反差大的事,就是与你日常工作生活截然不同的活动。比如,平日上班主要对着电脑工作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脑,身体肯定缺乏运动,那么周末就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放松。而平日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周末就不要运动,可以在家看书、看电影、学画画活动大脑。如果你天天与人打交道,那周末应该尽量创造“一个人的时间”,享受独处的感觉。反差越大,休息效果越好。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的大脑会对习惯的环境产生“适应性麻木”。当你每天都走在同样的路上,做着同样的事情,大脑就会开启“自动导航”模式,无需再重新思考就能完成。重复是疲惫的根源,我们的疲惫往往不是来自劳动,而是来自单调。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的根源原则是对多样性的渴望。”重复单调的生活,会让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变得模糊。朋友跟我感叹:“今年感觉没做什么事,一年就要过去了。”我回复到:“因为你今年没有出去旅行,所以对时间记忆模糊,往年你两三个月出去玩一次,记忆就鲜活很多。”这就是反差的效应——当体验与日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时,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快乐也会更加浓烈。差异是时间的刻度,没有反差的生活,注定被我们遗忘。这个周末,别再重复上周的剧本,给自己两小时,去做一件和你平时反差大的事情吧!去尝试你从未尝试过的运动,比如爬山、打球、骑行;去那个你路过无数次却从未进过的餐厅吃饭;体验一次线下绘画课……在重复的生活中,为自己创造一点波澜,一点刻骨铭心的记忆。勇敢迈出第一步吧,当你打破生活的惯性,你会发现:周末时间变长了,生活变得更有趣了起来。
王黎敏工作日志10.30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