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小曾妈妈(后简称“曾母”)发信息告知:“刘老师,中午好。小曾……之前一直没有办法退烧,查了几十项仍然没有查出原因,最后请了他爸同学出面接手派医生开药两个小时后马上高烧逐渐下降,应该明天可以出院了。当时入院医院下了病重通知书。即将回校上课,感谢刘老师的关心及当时建议我及时治疗,真心想不到发烧可以这么严重,感恩!经历了这次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让我深深明白到,现社会无论遇到什么困局,只要五个字可改变命运,人脉与关系!”辛酸与痛苦写满其间。
小曾好转并出院,我也感到欣慰,幸好没有耽误治疗太久。我回了条信息:“没事就好,这两天休息一下……我觉得应该是这五个字:健康最重要!做父母不容易,你们也好好休息吧。”
事情始于两周前的十月段考。考后的第一天,小曾上课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询问其情况,说仅是感冒,没什么大碍。但旁边的同学说:“他发烧两天了,他爸妈不给他请假在家休息。”我让他回家休息,并打了电话给曾爸报备。第二天,地理老师上完第二节课过来反馈,说小曾脸色发黑、浑身发抖。我急忙跑去课室了解情况,他依然闪烁其词。我当即让他收拾书包,回家休息。
我回到办公室,旋即打电话给曾爸曾妈,他们才说段考期间小曾连日高烧不退,但考虑到高三学习时间紧迫,小曾基础薄弱,怕请假耽误学习,所以强硬要求他带病上学。我当即严厉批评他们对孩子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班级其他同学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段考后班级确诊了一例水痘病例)。这样心存侥幸,怕是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当天下午,曾母致电,小曾又高烧39.4度,医院检查排除了登革热的可能,初步诊断是病毒感染引起发高烧,但具体病因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接下来的几天里,小曾经历了几十项的检查,依然无法查出病因,高烧始终不退,医院要求住院治疗,甚至下发了“病重通知书”。我知道那一刻,曾爸曾妈内心一定非常煎熬、也非常后悔,以为是简单的发烧,吃点药就好,却没想到接来的是一张“病重通知书”。其间的痛苦与煎熬,同样为人父母的我,完全可以理解。
小曾总算是没什么大碍,即将返校学习,这是大家都感到欣慰的事情。而我想再追问的是:在“学习与疾病”之间,为什么对子女爱护有加的父母却会侥幸地选择坚持“学习”,而不是及时治疗“疾病”?
和办公室同事谈及此事,她的回答引发了我的反思。她说:“我们在学生面前总是说‘轻伤不下火线’是不太合乎情理的。”是啊,处于高三这一关键时刻,高考就是目标!我也不自觉地向“不合情理”靠拢了,也曾经跟学生们大谈“轻伤不下火线”,把握好一轮复习这一“黄金时期”,争取“重新做人”。回想起自己刚毕业那年当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分享过我评价学生的标准:“身体强健、品行良好、成绩优良。”我粗浅的认为:“身体是花瓶、成绩是鲜花、品行则是鲜花的芳香。”三者并非各自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为什么说身体是花瓶、成绩是鲜花、品行则是鲜花的芳香呢?身体作为花瓶,是最先承受外界风霜挫折的,只有良好的体魄,才能承受外界风霜的洗礼。身体作为花瓶,要保护好“鲜花”就必须是硬质品。成绩是鲜花,供人观赏,是外在学习成果的展现,只有体魄强劲,才能为展现“鲜花”的美丽奠定基础。而光是外在的漂亮鲜花不够,还需要鲜花的芳香,那才是鲜花的内涵。而品行即为鲜花的内涵,它是“鲜花”的灵魂,与鲜花的外在美融合在一起,缺一不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花瓶作为基础去培植。
或许这仅是个例,但有了这次经历,小曾的父母必定接受了教训。对我而言,同样也是一次敲打和提醒。我们总在高喊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真实的情况却是:高考面前,一切都在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