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好朋友合租,最近自己感觉家务总是我在做,洗衣服晾衣服,打扫厨房厕所客厅,打包垃圾扔垃圾……心里开始产生不满,但是没有说出来。
应对:讨好型(默默做事,不满没有说出来)
感受:不公平,不开心,不满,生气,委屈
观点:
1.家里应该保持整洁。
2.两个人住一起,就应该一起分担家务。
3.看到脏乱,应该主动收拾卫生。
4.总是我在做家务,不公平。
5.好朋友之间不应该不用说就懂?可ta并没有主动收拾,都是我在收拾。
6.好朋友之间不应该这么计较,应该是谁闲些就多做一些。
期待:
1.我希望自己可以坦诚说出自己的不满和要求,而不是压抑自己。
2.我希望ta可以听从我的要求并主动做家务。比如主动扫地,丢垃圾,马桶脏了就洗,主动洗碗,主动晾衣服等
3.ta希望我坦诚说出我的要求,好朋友之间更需要直接沟通,而不是猜测。
渴望:被看见(我在做家务),被尊重(感恩我收拾卫生),被爱(主动分担家务)
自我:封闭的,不被爱的,沉浸在“应该”里
觉察和思考:
1.我小时候总被要求女孩子应该干家务,而哥哥去做作业,我不干,所以我觉得做家务是低等的。所以我现在要求别人跟我一起干家务,我才觉得是公平的,而不是自己低人一等。
2.我小时候不干家务,妈妈自己一个人做所有家务,我心里愧疚难安,可是哥哥爸爸都无动于衷,所以我认为做家务是被忽视的,是不被尊重的。
3.我说我不干家务,就被爸爸妈妈斥责自己懒惰,不懂得分担,所以我害怕自己提拒绝要求,是怕被指责为自私,不懂得感恩。
4.妈妈总是一个人做家务,我心疼她,可是我怨她重男轻女,所以我不说感恩,但是内心愧疚,所以我不能享受,我也应该劳累,通过自苦来补偿妈妈。
5.这是将小时候的情绪转移到了朋友身上,其实自己不想做的时候可以直接跟ta说,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来干家务,增加乐趣。
通过冰山图的每个层次分析,我看到了家务对我意味着低人一等,所以我总是在强调公平;看到了自己不说是在以自苦补偿妈妈;也看到了我不敢提要求是因为怕被指责自私。看到这些就知道自己内心是觉得自己不被爱的,我要学会爱自己了,而不是向外索取,将自己的情绪交给别人控制,爱自己就不会逼迫自己,不想做就不做,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