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次前往西安、桂林两地,回想之前去过已是十年前的模糊,那时还没有使用微博、更没有微信,智能手机还没有阳光普照,拿着三千多块的SONY卡片机已经是很牛逼的事儿,那会的电子设备还没有蓝牙分享惊喜,毕竟那会没有所谓的客户端让我们点对面的播撒生活点滴。
现在行走在哪里,手机在手秒变高手,攻略、线路、美食、住宿,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就是普通一些照骗一样,偶尔在实地想要的惊喜和氛围有些过于期待,不是网友的点评不真实只是每个人对于网红店、老店铺、烟火气、迷迭香的感受都是千变万化的,能激起自己的欢喜就好。不同纬度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伴随,都会让去过的同一个地方欲说还休。也许能够回味的只是只言片语甚至是空白一片,想着以后还要多久才会再来或者此生再也不来……以前不太敢就背着包随处荡,现在反而能慢下来,走路、骑车无所事事地假装是当地原住民,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迥异的饮食残存特色的建筑,相同的都是柏油马路公园步道人民广场,城市的变迁、标签、味道、灯光,有熟悉有陌生,偶尔大同小异,没啥不好也没啥很好。
我们内心总有一些地方一直在挠痒痒,有时不去不甘心、去了也就这样吧,其实如同春节联欢晚会,真不是没有努力继承和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真的无处可匿、无法保全,安静的美男子和柔顺的小女子还是要在大众点评、饿了吗、美团等平台分享店址,就算酒香不怕巷子深,谁也不会和顾客过不去,顺着他们的消费习惯也是一种态度吧,起码坚持只收现金的店铺越来越少。
当我回想第一次自己独自坐飞机时的局促,到现在去哪里都没有质疑过自己,这十年来有过的路、吃过的饭、喝过的茶、醉过的酒,不过都在告诉自己原来日子过了这么久呀,我真的不是十八岁了,再装嫩也没法不去面对被95后00后碾压的现实。但姐心安理得的是我并不太迷茫、也不用问父母要钱,我不会傻不拉叽地任性、但我可以不动声色地行走。行万里路中读几页书,哪怕读不了万卷书也要趁走得动的时候多看看。其实二八定律很神奇,在独立支配的20%的时间里做80%很喜欢的事,那生计也不显得只是为了挣钱,乐趣的成分多一点懈怠的情绪少一点。在不熟悉的城市里探究、试错、惊喜、被坑,这些不都是故事里的谈资么?我最爱听那种出门错过高铁啊飞机啊折腾啊崩溃啊,人本性都容易幸灾乐祸吧,讲述者在自嘲的同时在反思,聆听者也不免回忆尴尬经历,谁不是在这种意外状况里不断晋级么?!
秋天的枯叶里,有的金黄有的发黑,与出的萌萌绿嫩嫩黄不一样,但我总忍不住想捡起它们,看看纹路摸摸纹理,想象这一片叶子经过的这一季,多少日晒多少雨淋最后才落叶归地,不管是滋养了根还是被扫掉,是宿命还是归宿,谁在乎呢?我想去在乎,所以我特别怕失去那种敏感,因为我发现活得太明白的缺点是孤独感加剧急需找出口、知识滞后感强烈渴望大量汲养料、现实瞬间无力感加深促发主动磨练自持力。在回忆里收拾尘埃、轻挲脉络、拿起珍贵、放下酸楚,十年啊真感觉是一瞬间的过隙呢,父母的鬓白又多了、自己的结节又大了。在人生里,用理科生的角度来看待文科生的生活,真是太血腥了因为客观事实比较残酷。
有时在旅行中总会想一些极端状况,比如飞机从天上掉下来、过节天桥突然坍塌、电梯坏了、遇到车祸……种种都和恐惧有关,我觉得这样挺好,起码会珍惜当下自己拥有的,为未知的状况做一些心理准备。但有时也会为了这种十年间的成长而稍许沮丧,也许我们都多少变成了年少时自己并不喜欢的那类人。理性权衡一下,有父母有房贷在,还是乖乖搬砖比较实在。
下一个十年,拾起回忆来,又会是怎样?我想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