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这本《直觉泵》的入手非常偶然,因为读书馆活动,随手就入了。本书主要是收集了作者喜爱的各种思考工具,也打开了我的脑子,接下来我会用近3个月的时间,每天解读一个工具。
《直觉泵》介绍的第一个思维工具就是:犯错儿。这是一个通用思考工具,也是首要的工具。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钱学森
犯错是我们不断获得进步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唯一的道路。记得在《拖延心理学》中说过,造成拖延的其中一个现象就是过于追求完美,恐惧失败。
而这一现象特别容易在成年人中产生,反而我们在幼年的时候不会,比如我们学走路,学说话,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中不断的成长,而最终获得成功。
为什么会犯错
人们常说:“先理论,后实践。”但犯错不只是学习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我们学习或者作出创新的唯一机会。必须先成为一个学习的人,才能学到东西。
甚至于我们人类本身就是不断犯错的产物,我们在遗传的时候总是会发生各种各种的意外和错误,导致遗传并不是基因的完美结合。也正是这种不完美,是我们生命世界一切美妙和复杂的源头。
所以犯错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何犯错
犯错的要诀在于不去隐瞒它们,尤其不能自我欺骗。
当我们犯错了以后,首先要做的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对错误的尴尬和愤怒;然后尽你所能的冷静、毫不留情的检查所错的错误;最后想办法吸收这个错误的所有养分,那你就可以开心的把这个错误抛之脑后了。
记得以前学习奥数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就是凑数法。当你对题目一筹莫展的时候,可以先假设一个答案,然后通过这个答案回推,如果错了,就不断的调整,试出你需要的答案,并最终通过试出的答案找出方法。
而在我们现在最火的AI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断试错的过程,在不断试错过程中不断成长,进而改变世界。
用一个公式来总结犯错的流程。
猜测—验证—选择—修正
分享错误
我们人类比其他物种聪明得多的一个原因。与其说我们胜在脑容量更大、大脑功能更强,或者具有反思自己过往错误的能力,不如说我们胜在可以相互分享个人在试错的历史中获得的经验。
聪明的科学家们总是非常乐意分享他们错误的经历,这样别人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而你也可以从别人得到经验中获得收益,从而减少一条路走到黑的情况。
写在最后
有一些谨小慎微的人,他们在工作中从来没有犯错明显的错误。这些人往往不愿意干的太多,做的都是一些简单原始的事情,除此之外的事情都是冒险。而最终他们的工作都会被蒙上阴影,哪怕做的再好也容易被人忽视,或者被更大胆的想法而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