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小荣的孩子,他跟妈妈说:“老师批评我了。”
妈妈说:“跟妈妈说说是怎么回事?”
小荣说:“我上课的时候特别渴,就想喝水,又怕老师看见,就偷偷地拿水瓶,不小心水瓶就掉地上了。”
小荣既想喝水,又不想让老师发现,因为他知道上课是不允许喝水的。
水瓶掉地上了,他就悄悄地让前面那个同学帮他捡起来,结果前面那个同学不仅没给他捡,反而一脚把水瓶踢得更远了,水瓶在地上骨碌骨碌滚起来,老师发现后狠狠地批评小荣,小荣觉得很委屈,回家以后就跟妈妈说了这件事。
当孩子伤心、沮丧、难过的时候,即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烦恼,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父母要积极倾听,先关注孩子的感觉,接纳孩子的负向情绪,在孩子平静之前不要讲上课应不应该喝水,应不应该让同学捡水瓶等。
这个过程比较长,可能占到整个沟通过程的80%,即通情达理的“通情”。
父母的积极倾听能够让孩子的神经镇静,心灵净化。
当小荣不哭了,也不那么伤心了,看得出来小荣平静了,这时候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通情达理的“达理”,即问题解决六步骤。
以前小荣犯了错误,妈妈会直接告诉小荣怎么做,如妈妈会说:“小荣,上课不应该喝水,渴了就忍一会儿,等到下课再喝水。你违反了课堂纪律,老师批评你也没错啊。”
每次妈妈都会批评小荣,认为他做得不对,小荣心里不服气,就会跟妈妈顶嘴、逆反,他所有的精力都是要反抗父母,从而忽视了问题解决。
他会说:“我渴了,忍不住了。”
“同学踢我的水瓶,老师怎么不批评他们?”
妈妈提出一个方法,小荣就会提出反驳意见,当然他也不会尝试妈妈的方法,在学校还是常常犯错、被老师批评。
这一次小荣妈妈用问题解决六步骤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个步骤就是积极倾听,父母通过积极倾听让孩子的负向情绪得以释放,想法得以充分表达,再确定问题,如小荣的问题是上课违反课堂纪律,偷偷拿出水瓶,想喝水。
第二个步骤就是脑力激荡法,妈妈鼓励小荣提出所有可能的办法,对孩子提出的任何想法,无论对与错,都不要给予评价,不要告诉他这个行或者那个不行,更不要直接告诉小荣办法。
妈妈可以说:“小荣,下一次上课渴了想喝水怎么办?”
小荣就说:“下一次我下课的时候赶紧先喝水。”
妈妈说:“嗯,这是一个办法,还有吗?”
小荣说:“我可以稳稳地拿住水瓶,不掉到地上,就不会被老师发现。”
“水瓶掉到地上的时候,我不让同学帮忙捡起来。”
“我主动向老师说对不起,主动承认错误,老师就不会批评我了。”
如果孩子说不出来,父母可以说:“如果是你的同学,如小明(找一个表现好、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为例)上课特别想喝水的时候,他会怎么做?”
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如果是别人的问题,孩子就能帮他们想出很多办法。
父母也可以说:“如果是我遇到这个问题,我可能会怎么做。”
用这样假设他人的方式,把父母的建议提供给孩子参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解决办法。
第三个步骤就要评估这些方法,每一个方法都要评估一下,如小荣说:“我上课的时候就偷偷地喝水,然后手稳稳地拿住水瓶,不让老师发现。”
妈妈不要评价是否可行,而要问孩子:“这个方法你觉得有效吗?有没有可能又发生这种水瓶掉地上了,发出声音,或者说老师可能会看到你,也有可能同学看到你,告诉老师呀?”
这就是评估,目的在于引导孩子思考这个方法实施的时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小荣思考后说:“有可能,我上课渴了就忍着,不喝水。下课的时候再喝。”
可以和小荣评估每一个方法,帮助孩子预想每个方法如果实施的话,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第四个步骤是选择一个方法,小荣选的是:“我下课的时候赶紧喝水,万一忘了喝,上课想喝的时候,我就忍住了不喝水。”
第五个步骤就是行动,妈妈可以问:“小荣,你想什么时候用这个方法?”
和孩子确定开始的日期,即行动。
小荣说:“明天我就可以试一试。”
一般来说,行动的日期不要超过一周,在一周之内实施。
第六个步骤是反馈和评估,跟孩子约定什么时候来反馈这个方法的有效性。
如小荣答应第二天就试试,那么妈妈就要在第二天放学的时候,询问小荣:“小荣,今天你下课的时候喝水了吗?”或者“你上课的时候想喝水,忍住了吗?”
评估有效的方法可以保留下来,继续实施。
如果方法无效,就要重新进行问题解决六步骤,重新找到新的方法。
通过问题解决六步骤,在沟通过程中,妈妈积极倾听孩子的委屈和伤心,帮助小荣释放负向情绪,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以后,他所有的精力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不断地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发孩子的思考,不要直接给孩子办法。
——《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 王宏 钟思嘉
#2023育儿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