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其实不是今年读的,只是刚好拿到它了,就想为它写一篇笔记。(今年之前我都只是读书,而不写笔记的。)
这是一本,怎么说呢,广受赞誉和推崇的书,启发了无数人去探索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最初是为了反对认知心理学流派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而诞生的。他认为这两个学派太不把人当人,把人当作实验动物去观察,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有自我实现倾向的(此处是我个人概括,或有偏颇)。
从此,诞生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通过求助者和贤人对话的模式展开的,有点像仿论语的意味(书后介绍是用的希腊古典手法)。一问一答,举例子,讲道理等。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觉得恍然大悟,打开了新思路,仿佛看见了新世,比如勇气,比如人生课题论。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就是读完就完了,无法应用,也或许是我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很难一下子扭转。
当然更大可能是,因为我本来就不太在乎别人的眼光,我的所有期待和痛苦都只来自家庭,所以它并不是很戳我的痛点。
不过勇气二字,真的给了我不一样的动力。我常常是个懦弱的人,在中国这种传统包办的社会背景下,我成年至今都没能自己做主、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往往是被父母安排的,活在别人的期待下。
隔得有点久,记忆不太清晰,也许哪天我重读这本书,会有新的感悟。
就印象来讲,个人评分:四颗星。
以下碎碎念: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前者是搞哲学的,后来专门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去了;后者是作家,擅长对话创作。
我一直不喜欢日本文学,他们的文字总有一种奇怪的风格。
这与我惯常看的欧美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很不一样。
我读书很早,童年时流行世界经典小说,上海美术出版社的那套书。我那时是通过这些书进行文学审美启蒙的。
长大之后,还是偏爱中国传统文学。西方的小说,故事诚然很有意思,描写也很棒,但于哲学思辨上还是差些。与之相反,数千年的无断代中华史,使得哲学思辨,完全贯穿我们的文学体系,读起来就很有意思。
而日本文学,我总想给它单独设个分类。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是怪怪的,文字风格、陈述方式等,让我有种漂浮感。说故事性,又不够故事;说思辨性,又不够深入。
叫我奇怪的是,日本文学似乎在中国有很大一批热衷的读者。我盲猜认为是中日文化背景和压抑社会环境的相似,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共鸣。
译者是渠海霞。
我的这本购自新华文轩,是机械工业出版社。
21年的时候,网购套装,还有一本《幸福的勇气》,合计59.8元。另一本还没看,这本的话,看完感觉性价比一般。
我最近也有在学习很多心理学的知识,这里分享最近戳我的一句话:
只有通过创造性的爱和有意义的工作,才能实现积极的自由。——弗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