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会逐渐增强,对待不同的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这就意味着家长需要同他们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做斗争了。
你正在做事,孩子就是要求你陪他玩;该写作业了,他却一定要玩一会儿手机;临睡觉了,孩子还要求看电视;为了应对这些“不可理喻”的要求,家长们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连哄带骗。
在小朋友的认知观念中,未实行允诺就是在骗人。大人们经常以一种善意的谎言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大人们更是想法设法去委婉拒绝孩子的要求。的确,如果说用武力拒绝孩子是家长们排斥的方式,那么用谎言引导,大多数家长都是“熟能生巧”。
孩子无理取闹,家长们怎样引导才是正确合理的方式呢?
首先,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毕竟只是一个孩子,自我思考能力尚不成熟,他们的要求大部分都是很直接的情绪反应、生理需求或是一时兴起。但是家长已具备思考判断能力,对于孩子家长就是一个指引者,需要去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比如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等。这些都是决定孩子要求是否无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家长拒绝孩子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要拒绝的,只是针对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定马上答应或是迅速拒绝,可以先给孩子一个了解回应,与孩子沟通需求细节,以防误解真实要求,随后进行综合思考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最后再作出同意或者拒绝的决定,并且需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获得孩子的理解。
家长要学会用孩子能够理解认可的方式拒绝孩子的无理取闹。提前立规矩,并坚定地执行。比如,规定孩子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抵挡诱惑,而一再地恳求父母延长时间。若父母犹豫,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答应了孩子的请求,那么就是给予孩子暗示——规则有谈判的余地。日后处理起来,便会难上加难。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定,就会明白“规则面前无亲情”,进而就会慢慢养成遵守规律的好习惯。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拒绝或是连哄带骗,而是适时引导。分析孩子无理取闹的原因,询问其真实需求,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制度,以达到家长与孩子的共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