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能够作的贡献只有一个:能够为人类普遍的经验之池注入我们各自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点滴体会。
作者:ruesunny
《成为作家》用了很快的速度读完的。作为一本工具书提供了一些参考,比如早起写作,固定写作时间,保持心灵的敏感性等等。除了本书提到的,我认为好的文字是有灵性的,是写作者天赋秉性呈现的涓涓细流,可遇而不可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天才作家”吧。
我喜欢不拖泥带水的叙述,贴近生活,用普通的字传达生活的感悟。其实这是最难的,在文字中体现“真”,不造作,就好像对面聊天的朋友,聊到兴头上,喝一杯小烧,抹两把眼泪,露出尴尬的笑容。你呈现的都不是秘密,总有人会看懂,即使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还是要相信自己,把自己表达清楚,就是成功了大半。
毕竟,能让自己写的痛快的,也只有自己了。
部分书摘和感悟如下:
1、天才作家的气质是这样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还保有“天真的眼神”。作家具有对新事物好奇敏捷的反应能力,对旧事物记忆犹新的能力。在作家眼里,“好像每一个生命的印记和特征,都是刚刚脱胎于造物之手一样欣喜,丝毫不会觉得了无新意而快速将它们归类存档,放入干巴巴的记忆里”,他总是在悉心观察,对环境变化的感受非常迅速敏锐。
真正的天才始终都保持盎然的兴趣和生动的记忆,就像一个敏感的孩子看到不断扩展的新世界一样。
读后感:我是天才作家么?虽然不敢自诩为“天才”,但是对周边发生的一切还是极其敏锐的,并且保持着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每天玩的很high,也很累。不过还好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总是愉快的。
有一份感受,一但张开自己的所有感官时刻接纳周边的一切,那些索然无味的人和事会变得立体生动起来。会自然而然联想到他或她之前或之后发生的故事。比如一条狗趴在那里,我会想狗是不是也曾有爱过的主人,也有崩溃的瞬间。或者由某个人穿衣打扮,猜想他或她的工作,经历、心情等等。其实有点像侦探的赶脚。
2、每个人作家需要学习的:一是无需疲惫不堪也可以写很长时期;二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第一波疲惫,他就发现了精力无穷的源泉,即达到了著名的“第二次高峰”。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尽可能地早起——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昨夜的梦,如果你还能记得的话;前天的活动;真实的或虚构的谈话;对意识的检查。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来。你写得好坏或有用与否并不重要。事实上,在这种素材中你的发现会比你预期的更有价值。但是现在你的基本目的不是写出不朽的文字,而是写下任何文字,只要不是一派胡言就行。
读后感:在半梦半醒和彻底清醒之间,锻炼自己进行纯粹的写作。这一条练习很有挑战性。我的习惯是早上起来先阅读。而且也无法想象游离状态能写出什么字来。当然这种试验写出来的东西最好是收藏起来,无需评判留给自己就好。
3、对模仿陷阱的解答。那些作为他们模仿榜样的人,自从他们带着强烈的个人天赋特征进行写作以来,根据各自的品味,不断成长、调整、改变他们的风格和“模式”。那些可怜的孜孜不倦的模仿者被不断抛在后面,只能模仿过时的作品。
当你在别人的写作中发现对你自己的作品有用的素材时,才是模仿对你唯一有用的方式。
读后感:有位签约作者曾说过,自己的作品不怕抄袭。因为他们只能偷走内容,却偷不走灵魂。这也是模仿者的尴尬之处吧。适当的练习可以,但最好缩短这个时间,尽快找到自己。
4、尽量不要错过任何事。真正的天才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这就是一个原因。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为他所用。没有经历埋藏得如此之深,致使他难以再次激活;对于他想象力展现的每一种情景,他都能找到一种情节类型。只要不让自己陷入漠不关心和单调乏味的状态,你就能为你的写作激活并再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读后感:有时构思一篇小说,曾经的记忆便翻腾起来,总有一些相似的经历可以采纳,或者拓展思维。所以,观察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5、我认识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常常能够在公园的长椅上一天坐上两个小时。他说,有好多年,他都习惯于躺在他家后花园的草地上,凝望天空。但是他家里的人看到他这么安逸地独自待着、无所事事,总是一有机会就来到室外,坐在他身边开心地聊天。这样,他迟早会向他们讲他正在构思的作品。他发现,令他吃惊的是,他一谈完他的构思,那种迫切的、要把故事写下来的冲动随之消失了(防止冲动的好方法)。现在,带着明确的目的和神秘的沉默,他每天都从家里消失一段时间,每天下午(幸运的是很少有人遇到他)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在公园里盯着鸽子凝神观望。
读后感:我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走路、吃饭、甚至听广播脑子里都是小说的情节,着急写出来,生怕他们都走了。可惜,现在个人空间实在太少了。晚上熬夜也是因为舍不得独处的时间,不忍睡去。
6、尽可能快地写,对你自己的写作过程留意的越少越好。尽量轻松而快速地工作,开始和结束一个句子都要清晰有力。要减少重读的次数——只时不时地读一两个句子,以确保你在正确的轨道上。
读后感:有时思路不畅,会出现来回碾车辙的现象。的确不是好习惯。开始写就要义无反顾的写下去,把思路顺畅的表达后,再回头检查是否存在问题。这个过程很磨人,但是毕经阶段。出口成章还不错字是所有写字人的期望吧。
7、那种奇怪的、孤独的、与世隔绝的时光被肤浅的观察者称之为“艺术的迷醉”,他们看不出那种无所事事只是一种表面的静止。
读后感:静止有什么不好呢?全然放松的状态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点像舞台剧敲钟即将开演前寂静等候的几分钟,好戏即将上演,是不是该多些耐心拭目以待呢!
8、灵光闪现的真知灼见,具有穿透力的直觉,把普通经历合成为“更高现实的幻象”的想象力——所有这些都是艺术的必备品质,或者在更谦虚的层面上说,所有这些都是表达生活的必备品质,都来自于一个远远超出了我们一直在研究和学习、想要加以控制的领域。
读后感:每个人都会有真知灼见,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无需深刻的写,淡淡的言说,或者某一个神态就足矣。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罢了。
9、你会处于一种轻微的、梦游一样的状态,除了你要写的东西之外,对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漠然无视;对整个世界都充耳不闻,自由你想象的世界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读后感:经历过,的确如此。路在延伸,耳边有人在说话,孩子在哭,海风在吹,但是文字依然静静的流淌,直到那个久违的结局。迷恋这种感觉,期待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