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新周刊邀请鲁豫到现场分享她去年一年关于读书的一些记忆。她分享的主题是:为了活着,我们要讲述,要写作,要阅读。看到这个主题,一下子击中了些什么,是对“活着”的产生一些共鸣,还是对“写作”的有了另一种诠释,我不知道,总之,我又开始写了起来。
简书停更了两个月,其实是我躺平了两个月。不想深度思考,不想积极工作,不想高度自律,只想随心所欲。好像整个生活进入了瓶颈期,想改变现状但充满无力感,那就先放一放。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翻看相册,都是休假的记录。这是活着的另一种状态,甚至是很多人羡慕的一种状态:自由。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没有真正的休假,也没有真正的自由。只是不停地记录着新的事情,假装生活依然充实,而内心,依然躁动不安。
当热闹褪去,安静袭来,思考总是要有的。这期间,提笔记录过一些想法,但是每一次都是半途而废,总感觉码起字来很为难,索性,就不码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思来想去,应该就是缺失了生活的质感,所以没有什么值得输出的。
樊登读书app长时间没登陆了,书架上的书落灰了,该研发的课程搁置了,预期执行的计划打乱了,不该熬的夜也成了日常……所以,生活失去了质感,活着失去了一些意义。
以前,每天早起都会去阳台,看看那些花花草草,然后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后来,有些植物都焉了才发现很久没给水,有些植物从小矮子长到了高个子,还感叹真神奇!直到那天,那棵在寒冬几乎冻死的发财树,那棵被抛弃在了角落里的发财树,不知道在哪些时刻偷偷繁茂了起来,我才知道,我丢失了很多能量,需要重新拾起来了。
我要开始讲述起来,讲述我的生活,我的事业,我的梦想;还得开始写作,用拙劣的文字完成精彩的人生传记;更要开始阅读,在文字里拓宽生命的广度。还有很多很多计划,等着自己一个个打勾!
活着,就是要讲述,要写作,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