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祖父的园子》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精读课文《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我对萧红,有特殊的情感。小时候,家中没有图书。我从二伯家床底下偷来的第一套书,就是萧红全集。《小城三月》、《商市街》、《马伯乐》……虽然,那时才三四年级,但读她的文字没有隔阂。长大以后才知道,萧红的很多作品,擅长用儿童视角。我总觉得,写作技巧固然可以训练,成年以后,依然能用儿童视角写作的作家,必然长葆赤子之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的编者,可能和我一样,对萧红有特殊的情感。教材中选入了萧红的《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像这样,多篇文章选入这套教材的作家,还有李白、杜甫、巴金、老舍……
为了上这一课,开学第一天,我便推荐孩子们有计划地阅读《呼兰河传》。
这个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祖父的园子》没有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所有的情感融在景物描写里。
《祖父的园子》文本细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这句话里的自豪,溢于言表。孩子会对花园的昆虫如数家珍,小孩子更关注生命和本质,大人更关心现实和数字,例如面积和价格。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三句话,从颜色、大小对比写出了大花园里蝴蝶的品种多,呼应“样样都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大花园里的昆虫不仅种类丰富,色彩也是多彩明丽的。再一次呼应“样样都有”。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在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段详细蜜蜂的动态,与前面的静态描写形成变化。前面的蝴蝶、蜻蜓、蚂蚱略写,蜜蜂详写,又有详略的变化。从“嗡嗡地飞着”到“满身绒毛”,可见,是爱极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后,才能写出的文字。“胖乎乎”、“圆滚滚”两个ABB式词语的连用,朗读时节奏明快可爱,蜜蜂的形态具体可感。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读完《呼兰河传》的孩子在班级读书交流活动中分享道:“我感觉《呼兰河传》中,描写呼兰河的人和景物时,总是灰蒙蒙的。整本书中,最明亮,色彩最丰富的地方,祖父的园子。”我听完惊叹感动得快哭了,孩子们真的了不起,萧红更了不起!在《呼兰河传》里有特殊的对比,便是呼兰河人物与景物的“灰冷”与祖父和祖父的园子的“明丽”。还是孩子时的萧红,在祖父身边,在祖父的园子里,得到的爱与自由,点亮了她,点亮了她童年的记忆,也支撑着她扛过长大后经历的无数苦痛和灾难。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风了,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孩子是用嘴巴认识和记住这个世界的。大榆树总共三句话,第一句自然引出大榆树,第二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风雨时大榆树的动态,第三句用比喻写出大榆树雨过天晴时,叶片的静态细节。
上课时,我和孩子们品析写大榆树的三句话时,孩子们惊叹,萧红真是高手,一棵树,都如此厉害!
但这种厉害,不是语言技巧上的精心安排,而是童心使然,童年时的萧红,定是痴痴听过无数回大榆树的呼叫,看过无数次大榆树冒烟。一直看到雨停,太阳照在大榆树上,看叶子发光发亮……萧红这样的文学天才,不仅是从苦难里泡出来的,更是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生长出来的。受过苦的人很多,显有萧红的笔触,因为显有人像她一样,童年时期,在爱与大自然中,自由恣意地生长。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面,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的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他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一连串的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写出了,“我”跟祖父很亲,是祖父的“跟屁虫”。句式的重复,节奏的重复,不仅有画面感,还很有安全感。祖父对“我”的理解、宽松、疼爱,不着一字,却处处彰显。
当我是孩子时,我常常因为帮倒忙被大人打骂;当我是妈妈时,我也常常因为孩子帮倒忙而火冒三丈。这样想过以后,再读这段平常平谈的文字,发现背后是生命被抱持、被理解、被看见后的自由自在。爱生命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妄想的样子,才会成就生命!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的,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多年以后,萧红依然记得与爷爷的这段对话,她回忆时,定时温暖的。祖父的园子,因为有祖父,而充满生机和自由;童年的萧红因为被祖父无条件地疼爱,自由地生长,长大后,无数次受伤,依旧相信这世界有光!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这个段文字,写的是真小孩,不是假大人。我们经常写孩子,都会写成假大人。这段文字很像《小猴下山》,小孩子跟小猴子很像。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画面感好强,光想想就觉得畅快!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这段文字中的第二句,是写具体的典范。阳光下,祖父的园子,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有生命。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境随心转,童年的萧红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她看昆虫植物,亦是如此。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田埂上自由疯跑,舒展痛快。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我”是自由的,不论是活动时,还是睡觉时,“我”像沈从文笔下的潇潇,是生长在大自然里的灵兽。
跟《祖父的园子》学写作
这个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从三年级的写清楚,到五年级的写具体,表达的难度有梯度变化。习作一《那一刻,我长大了》,要求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祖父的园子》作为这个单元除古诗三首之外的,唯一一篇精读课文,如何在教学时,让孩子们跟《祖父的园子》学写作,将这个单元的表达目标落实到位,是我备课时思考的重点之一。
在课堂上完成课后课后第一题时,孩子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看上去很散,事实上主要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了什么,“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什么。这是写在明面上的,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文字背后“我”的内心感受,传达出来的。所以,课后的第二题,旨在帮助同学们“揪出”文章的暗线。
理清文章的脉络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文章的表达情感的“明面”(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和“暗箱”(内心感受)。告诉孩子们,表达情感,除了直抒胸臆之外,还可以像萧红这样,把情感藏在景物里,藏在细节里。
写具体,如何在孩子们的表达上落实,而不只是我作文批语里的一句提醒。我重点整合了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分析句子,明确写具体的方法后,让孩子选择抽象的形容词,进行专项具体化描写。等到习作一时,孩子们面对“写具体”这个写作目标时,就清晰且有经验了,也会对自己文章中的抽象形容词,多一份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