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之治军之二【416】2023-8-17
父亲大人:您好!
廿二日接到您十九日的信,信上训诫(教导和告诫)军中的事,我在这里作一个回答:
一、军营吃饭要早,这是一定不能改变的。本朝代代相承,神明和长寿的人,都是因早起能振奋精神造成的。暴乱的粤匪,他们也是四更久吃饭,五更起行。我们营中起得太晚,吃饭也晚,这是件大坏事,营规不能整顿,就是由这里引起的。自从接到您的信后,我每天都是放明炮起来,黎明去看各营操练,只是吃饭还晚,实在很难立刻改过来,不过还是要慢慢改为天还没亮就吃饭,不知能不能做得到?
一、扎营的事,我经常教导各营的营官,又写成文字教育他们,说筑墙要筑八尺高,三尺厚,壕沟要挖八尺宽,六尺深。墙内还要挖内沟一条,墙外挖外沟二条或三条,壕内还要密钉竹签。各营官总不照办。季弟对这件事更不认真。我也太宽容,所以各营都很不听话,岳州失败就是因没有扎营,以后要严格督促各营这样做到。
一、调兵出战不能太散,您信上说得很清楚。 在岳州时,胡林翼已先到,平江几次来请兵援救 ,初五日派塔、周随后去救。岳州城内有王璞山的兵二千四百人,朱石樵的兵六百人,我有三营一千七百人,以为有了这么多的人,一定能保住了,不想璞山在羊楼司一败涂地,初十日开仗时,只有我的三营人和朱石樵的六百人,总共不到二千人,而贼兵却有三万,结果打了个大败仗。以后不敢再分散。不过,我们不分散也才五千人,贼兵多我们六七倍,恐怕也不能战胜贼兵。所以我想再添募陆军一万人,才能供得上各营分布。
注:集中优势、各个击破,古往今来,分兵必败。三国之刘蜀,千里分兵荆蜀二地,岂能不败。
一、破贼的阵法,平日我训诫很多,还画图训练各营营官。二月十三日,我亲自画了贼兵的莲花扫尾阵寄给了璞山,他没有回信。寄给了季弟(曾国葆,1829年-1862年,字季洪、又字事恒,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人)人,曾家五兄弟年最幼者(国藩、国潢、国华、国荃、国葆)。在1862年12月因操劳过度,染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季弟回信说贼兵根本没有什么伎俩(方法、本领)并没有什么扫尾阵。寄给杨名声、邹寿璋他们,他们回信只说要留心。你在信中说用常山蛇阵法,必须很熟很精的军队才能这样。昨天岳州的失败,贼兵没有用扫尾法,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就纷纷溃退。若贼兵用扫尾法,我们的兵士胆子就更怯弱了。若兵勇无胆无艺,任凭多好的阵法,他也是不管的,临阵总是奔跑逃回,实在可恨。
一、捉到形迹可疑的人,以后一定严办,决不姑息。
以上是我的答覆,以后还请训导。
咸丰四年(1854)三月廿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