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键盘到扳手——译员实践操作新体验
今年,新宇智慧译员受邀参与重要合作伙伴开展的“翻译出境、编辑出镜头”活动,旨在让每天面对电脑的译员亲身体验一下设备安装与拆卸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操作步骤,提供最精准的表达。
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们的译员虽然已经从事了十年的翻译工作,这还是第一次走向一线,亲手安装设备,亲身体验一把安装人员的生活。
我们常说,键盘和鼠标是翻译的“武器”,现在他们放下了键盘鼠标,穿上了紧绷的工装和头盔,带上护目镜,拿起沉重的扳手,看着感觉挺新奇。整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打孔→安装组件→安装线缆→安装设备→拆卸设备。况且译员在安装前就拿到了安装脚本,自然是信心满满。但拿起打孔机和扳手才发现,实际操作一点都不熟。安装师傅一遍遍地指导,可惜这双手敲键盘容易,拧螺丝难!从打孔到安装,每个环节都“丑相”百出。安装区域比较狭小,译员和安装师傅只能弯腰作业。虽然环境温度较低,大家却在一次又一次作业后累得满头大汗。安装脚本的四个场景不到五百字,我们的译员却整整安了一天,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员跟我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触很深,他说:如果没有参与安装,翻译那个安装说明的脚本可能也就是一会儿的事——跟着原文走,按部就班地翻译。但在亲自安装以后,我对翻译产生了不同的想法。通过安装,原脚本里的很多问题都变得非常清楚。此外,很多在电脑前看不出、想不到的问题,在一线安装后也完全不是问题了。我在翻译时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亲手执行安装的劳动者,进而产生了优化脚本的想法。比如,实际安装中非常繁琐的一个步骤,脚本里就应该多加描述;而实际安装中一蹴而就的步骤,脚本里就可以简洁一点。如果没有安装,我就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差别,可能还会按部就班的翻译,继续以旁观者的身份完成冰冷的翻译,优化脚本什么的就更是空中楼阁了。
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译员翻译场景化的说明文件时,受限于经验,都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这样的实操经验也不可复制。如何防止自己变成没有想法的翻译机器?如何体现自己的翻译价值?如何翻出亮点?这是一直困扰我们译员的三个问题。通过这一次安装经验分享,我想大家也许能找到答案:
要想使自己不至于成为翻译机器,就要在翻译的时候输出自己的想法,不但要做translator,也要向着author靠近。
要想体现翻译的价值,就得考虑读者的体验,把翻译的文件看成是我们的作品,适当的时候还要跳出原文。
要想翻译出亮点,就得把控节奏,并结合自己的操作,在重要的步骤上大书特书,在不重要乃至可以pass的地方简单凝练。
翻译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一次的经验总结和思考,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