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可过完了,去年攒下的肥,该减了吧?

正月十五,终于完成了2022年第一次运动。

要说坚持运动这个事儿,已经在头脑中酝酿了好些年了。其被想起的频率仅次于“想发财”。

虽然没有经过医学检查,但我们家人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全家都是易胖体质。喝凉水都长肉的那种。

我爸倒不管那么多,都三高了,晚上有时候还吃夜宵呢。但是我老妈就特别在意我的体重问题。在她的理念里,胖是万病之源,瘦下来基本啥毛病都没了。

上大学那会儿,大一时候的体重130斤出头,到了大二,飙升到170斤。后来一次放假回家,我妈居然给我设计了一套减肥食谱。其中最难接受的是早上起来要喝一碗芹菜汤。不放油,不加盐,就是清水煮芹菜。说是刮油。

每天三餐变两餐。放假嘛,早上自然起的晚,于是顺道就把早餐和午餐合并了,10点左右吃,到中午也不饿。下午2、3点再吃一顿,顶到第二天。晚饭免了。没有零食……

至于运动,我妈曾经试图引诱我去跳广场舞,未遂。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老妈的“唠叨”指数,催婚和体重相比,还是“体重”的占比更高。因为在她心里,体重 = 健康。

工作之后,运动减肥这件事儿就变成了一个长期待办事项。还有一个是早睡早起。

去年夏天跑步,坚持了一个多月,减下来15斤左右,如果再坚持坚持,体重的十位数上就可以减1了。结果连续下了3、4天雨,出不去门,然后一停就停到了年底。

眼看要放假了,一量体重,不但减掉的都回来了,还附赠了点零头。手机里的运动健康APP,体重记录妥妥的画出了一条微笑曲线。

想想回去咋交代,万一再来个减肥餐,大过年的,幸福指数多低啊。

于是我就开始给老妈打预防针,开展回家前的铺垫。主要就是渗透一个信息:我还胖着呢,没减下来。但是我阶段性坚持运动了,这是个好兆头,只是因为客观原因,没坚持住。现在是冬天,外头太冷,也出不去。

放假前几天,北京开始出现疫情,每天提心吊胆怕自己住的地方和公司附近出现确诊案例,万一升为中高风险区域,就回不去了。

老妈注意力也不在我胖不胖上了,每天都打听有没有变化,不行就提前请假回来得了。

为了以防万一,我真提前请了两天假,再加上一个周末,提前四天启程返乡。老妈一路监测着实时动态信息:核酸结果出来没?东西收拾好了没?明天几点飞机?早上几点起,我打电话叫你……

我记得一进门,老妈像取得了什么胜利一样,举双手庆祝。见就我一个人进门,问:你爸去楼下接你了,在小区门口呢,没看见他吗?我说从地下停车场上来的,没见着啊。

过年嘛,一家人团聚才重要,什么胖不胖的,根本没注意。

而且,我发现老妈破天荒的买了一大堆零食,且基本都是可以归到“垃圾食品”那一类的。一问之下,说是为了过年有点气氛。

于是整个过年期间,我努力消耗这堆零食,不亦乐乎。

昨晚微信家人群里聊天,老妈上来第一句:晚上有时间运动没?年可过完了,去年攒下的肥,该减了吧?

嗯,风平浪静过完年,关注重点又回归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