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2/R97(每轮7天·第97轮第2天/总第672天),今日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331天。➡️
共学稻盛和夫的《活法》及相关著作摘记心语(续)——
【推荐序】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点
一、敬天爱人——人生的王道
二、阳明哲学——敬天爱人的思想源泉
稻盛和夫所推崇的西乡隆盛对阳明心学有较高造诣。
阳明哲学的核心即“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哲学应该“自得于心”,也就是“知行合一”。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敬天爱人的境佛罗里达。
三、儒释道——阳明哲学的渊薮
“龙场悟道”之阳明哲学“四句教”:
1. 无善无恶心之体:
【吾心即天理】
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2. 有意有恶意之动:
天理无善恶,【同理心】生出后,则有善恶。
3. 知善知恶是良知: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4.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为【致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事上磨炼=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四:天人合一——稻盛哲学的原点
阳明先生的巅峰之作始于一次禅宗顿悟——1508年的“龙场悟道”。
唯有通知“致良知”,一个人才能抵达内心的“良知”,因而同时抵达“天道”。得道多助,依天道而行,人生必定是“春天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圣境。
我是水沐,本篇推荐序友IBM(中国)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博士撰写,文章对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渊源与脉络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这也让我忆起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先生当日离世,之后在日本本土反响不大,却之后余月余年,越洋在中国的大地上余震不绝。
以至于多少企业、职场中人,从普通螺丝钉到学者专家、各商企业界巨擎,至今都在不断地以他和他的著作、哲学精神作为践行心法与榜样,不断深入学习,发扬光大。
如此,非常欢迎同在的你,也来分享【稻盛和夫】这个名字对于的你的思考和启发。
感谢同在,共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