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是一个过度承担责任的人,
曾经我也是一个很难拒绝别人的人。
感知、觉察自己的感受,对自己负责。
作为一名正在学习成为边界大师的新手,你的任务是,开始觉察为什么自己会自动拒绝提议、很少寻求帮助。
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同意他人的提议?为什么我不寻求自己需要的帮助?我在怕什么?
通常,拒绝帮助是维持控制的一种隐秘方式。你可能不想成为负担、感到亏欠、暴露脆弱。这可能体现在大大小小的很多方面,你可能一直执着于“自给自足”,在拦到出租车去机场时,你甚至不让司机帮你把沉重的行李放进后备箱。
《掌控边界》之如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边界。看书名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我真的真的不娘被以爱之名被要求这个要求那个的应该了。
读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煤气灯效应》,然后居然是黄启团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不禁一阵恶寒。
其实这不就是我把自己的边界掌控权交出去了嘛!爱自己再去爱别人,先把边界建立好,才不会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情绪波动。
还有一点读这本最深刻感触的一句话是——接纳真实想成为的自己,是想成为的!!!
每天早上醒来5分钟的冥想,给自己加油打气,为了成为想要的自己。
我无条件地爱自己。
我轻松而优雅地表达自己的喜好、愿望、底线。
我善待自己,也体谅他人。
我每天都把自己的快乐放在首位。
保持平静和放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一切都能轻松顺利地进行。
我总是有足够的时间。
我总是能有贵人相助。
我感到非常富足。
我的所有需求都能轻松得到满足。
我被爱着。
我很珍贵。
我对所有的祝福都心存感激。
文字是有翅膀和创造力的,它们可以飞翔,能够让事情流动起来。以你想要的方式来谈论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
你对自己越真实,也越能与他人保持真实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不爽却不敢当面反驳,大概率是担心别人怎么看待我,会不会觉得我很难相处。很难建立边界感的原因在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教导要顺从和取悦他人,小时候听家长的话,读书听老师的话,工作听领导的话,这种顺从和取悦他人的倾向一直刻在骨子里,导致我们害怕拒绝别人的请求,担心因此失去关系或被认为不够好,但这种不断退让的行为,最终让我们成年以后感到情感上的压抑和心理上的疲惫。
事实上,和一个有边界的人相处,不仅不会很麻烦,而且还会很舒服。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是理解你不是任何人的义务。就算他想理解,也不一定能理解的来,学会把自己变得更好的被理解,才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人跟人之间的边界互动关系,有他的试探,还得有你的反弹,从来没有撕破脸,所以别人才把冒犯当成了习惯,那些因为被你撕就破脸的人,他也许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你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