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西贝不是西贝

别当真,P图而已


最近追剧,相信很多人对这部以餐饮业为题材的《 西贝风云 》不陌生吧?

这部剧吸睛之处或许就在西贝自证的“神反转”,这也是一般编剧根本、也不敢编的剧情。虽然不合情理,甚至匪夷所思,但是结合角色人设又应了那句“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这句名言建议谨慎理解 ) ,让人不得不信服。

如今,《 西贝风云 》第一季已落幕,至于会不会有第二季,还看剧中两位男主档期能否安排得当,其间还有许多无法预知的玄乎,不好说啊。

在此也就不废神剧透,想了解的朋友只须上网或在简书首页输入“西贝”关键词,各类解说应有尽有,预告片更早以2021年已发布。

诡异的是我明明看的是围绕在预制菜的主题,但是脑子却自动转换成人工智能写作,只能解释为两者之间莫名高度重合。

不信?你瞧男主老罗,吐槽的重点无非就是预制菜口感差,还特么贼贵。我很自然就切换成人工智能写作阅读体验差,还特么被推荐上榜( 你当然可以用个人口味来反驳 ) 。

再看老贾,一边反击老罗是网络黑嘴,一边强调百分之百不是预制菜——你就是网络小人、诬陷、我可是百分之百用心创作,根本不屑也不懂用人工智能……是不是异曲同工?

再说《 西贝风云 》的重点:

我不反对预制菜,但是必须诚实透明( 我不反对人工智能写作,但是必须如实标识 )!

老罗能尝出预制菜的囗感,正如有人能读出人工智能写作的语境。

事实上,预制菜( 人工智能写作 )是未来大趋势,前提是消费者( 读者 )有知情权。如果打着新鲜现炒( 人工原创 )旗号却端出套路、流水线成品,就是欺骗和被剥夺消费者( 读者 )的选择权。至于食物品质( 文章质量 )如何,那是另一个问题。

也有人说西贝争议主要在于预制菜还没标准定义,所以老罗与老贾的认知不在一个点上,但是从自证的后厨公开视频……只能说一言难尽。

现炒若是讲锅气,写作应该就是“人味”吧。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预制菜定义模糊,而有关食品标准草案近日虽通过审核,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善定义边界。

反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已出台,声明凡人工智能介入的作品必须强制标识,主打的就是一个透明的知情权。

你既然选择以人工智能代笔提高产出效率( 以中央厨房集约化生产模式 ) ,便不能打着人工创作的标签( 标榜匠心与价值的现炒现卖 )——不论是预制菜 / 半预制或人工智能写作 / 辅助创作都不可怕,最怕的是挂羊头卖狗肉。

标识是诚信徽章——坦诚在我,选择在你。

所以我在西贝风云里看见的不是冷冻菜品,而是冰冷的人工智能作品——别人是沙漏里的沙子漏完便上齐一桌菜式,而你是至少完成一星期的日更文。

既非匠心坚持,自然不该高端溢价。同理,既非匠心独运,又怎敢冒充心血原创?

接受并当作“精品”推荐的编辑,究竟是无从辨识还是另有隐情?

说来可笑,我一直以为真相很重要,可在另一部《 青鸟 》神剧,一位媒体记者却公然说了一句惊人台词:有时候立场比真相重要。

当一位本该公正中立的记者也选择站队发声,难道这就是真相?

而站队与“站对”之间,你又会如何选择?还是……坐着吃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