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后面应该加上一句话,那就是“路在脚下”。
“再见2021,你好2022”,这是教育行走300天例行的每月主题文,为了更好完成这篇任务,看来要好好梳理一下这篇文章:
新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天长日久,当我们对周遭的一切习以为常,生命就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让生命重新明亮起来,就要不断地‘去蔽’”。这句话犹如一声巨雷,震彻我的心底,重新划开了我裹藏许久的教育梦想。当下生活的模样其实更多是来源于我们的选择,而不该是某种停滞不前的样子;岁月的静好,一定是有人在背后为我们负重前行。反言之,我们自己是否应该以一种良好的姿态给家人更好的安全感?给他人更好的信任感?给未来以更卓越的工作效率?在年复一年的轮回中,要试着以积极勇敢的态度给清淡的生活不断引入一溪汩汩源泉。我想说,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更是不要辜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为人师的初心。
后疫情时代,朱永新老师说:向未来睁大好奇的眼睛,永葆对生活的热情;郝老师说:以自身的确定性迎接未来的不确定,只有保证自身的确定性,才有可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有可能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自今年8月份加入“学习共同体”以来,时常能阅读这样兼具高瞻性的文字,话语中蕴含着理论上的高度,指引着我不断思考和谋划未来。
走过的路,适时回头望一望,厘清自己过往“行程”,很有必要。
生命的至真意义在何处?或许这个话题过于宏大和沉重,但作为生命的个体必然要认真面对。春华秋实,播撒下什么种子定然会结出什么果。
2020年初因为疫情,整个社会按下了“暂停键”。因为梦想和“换证”的现实需要,此时即将徘徊不惑之年的我正在鏖战“教资国考”,延考之时,得以安心复习和阅读一些喜欢的书籍;国家倾注举国之力在短时间内控制疫情蔓延,复工复产复学,转眼间幸运地来到2021年,有预感自我重启的新时机到了。因为备考教资,自2019年起前后搭三年,实际应考是一年半,期间三门课程顺利通过,普通话机测“二甲”,至2020年底面试合格,2021年春季进入了网上申请认定教资的时刻,真正地迎来了我的教育春天,我即将以全新的教育面貌出发,一切均在自己努力的方向稳步迈进。
此时沉眠内心深处的念想越发强烈,教师个人成长必须要走专业发展之路。“自我革新、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要尝试作多样化的改进。机会来了,得益于现代化的“网络云端”,特别是咱们省厅组织的“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为全省的教师搭建起了平台,这里有专家的领航、同行的鼓励以及如今借助信息化技术畅通的沟通渠道,于是有了我积极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故事,拓宽的不仅是我的教育视野,更是为我的教育梦想增添一双隐形的成长翅膀,诚如蒋老师所言,参加赣教云的在线活动,可以让我们一线老师走得更快,看得更远。
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成长如蜗牛般缓行。卑微朴素的教学生活,一不小心就陷入一潭“浅水池”,没有高度、广度、深度,教学之路惊不起半点涟漪,困惑的人生难以言表,即便是生命的惊奇之处(2016届所带班级创下学校中考史上最好的成绩),也因平台的微弱同样是无痕可留。兜转了一圈儿,自主性的觉醒时刻并没有真正到来,更多时候犹如大雁落地时的滑行平安着陆,思维状态还是处于自由散漫停滞不前。现在看来就是思维上“对生活中的一切习以为常,被日常世俗左右自己,没有有效地来“去蔽”,”虽有警觉之心,但终究没有思想理论上的指引,心底中前行动力并不是十分明显,更多时候不自觉中陷入茫然,遁入其中,无法自拔,浑浑噩噩度日,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目标的教书匠,明知可悲,却无力改变。现在反省主要是“蒙尘的教育初心”未有效觉醒,真正参与学习的规划太浅,却空想过多。
备考教资让我懂得生活若要有所改变,必须刀刃向内,做自我革新,也正是不断的学习,再学习,教学的曙光也在此隐隐地闪现出来,又让我赶上了省厅“智慧作业”活动,一切变化在徐徐铺陈开来……一年来,抓住重要的学习机会,在比赛活动中重新挑战自我,在教学困境中审视自我,在简书创作中笔耕不辍近300天,已过四十多万字的日更,以此试图寻找人生的新的坐标,坚信“有量变才有质变”的信念不断激起了我奋进的勇气!
源自最初的教育梦想,近几年来持续发力,尤其是过去的2021年。
因为参与“智慧作业”微课录制,21年12月下旬,以全省智慧作业培训专家的身份面向全县信息骨干教师等400多人授课,紧张之余,更是清醒要做好长足的准备,以消除内心的不安。上场作培训分享半小时,由于准备充分,流畅自然,和台下的老师轻松互动,整个流程下来,一切都在严谨而有序之中进行。预示着心往的精神面貌初现端倪。其实今天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毕竟从年头学到年尾,一刻都不敢停歇,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一直贯穿其中,看来要永葆学习的热情,始终要坚持奋进在路上……
反观其中,点滴中可谓是步步为赢:
年初加入“学习共同体”,进行简书日更挑战大赛近三百多天,这就是坚持的力量;结识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他们鼓励和帮助我,让我找到了学习组织的归属感,所以有时个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契机或者说专家的引领,当然这个偶然也是在必然中努力的结果,没有自我的革新努力就没有如此之多的好友相助。
尔后加入新ws的学习,以三年一个周期的时间重新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更加坚定要走专业发展的科研之路来突破自己,实现人生愿望;别样的人生应该是不断精进的。
五月下旬市里要举行“选择性阅读教学”展示比赛,同伴们相互打磨,思路不断清晰,最终在县教研员的鼓励下,获得了市级一等奖,惊喜之中是得到了市教研员的肯定,人生闪现微光,得奖是次要,重要的是积蓄了自身的能量,这段历练的过程是无比珍贵的。由此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底气。月底代表片赛选手进入得县级决赛,战绩虽不尽人意,但更清晰地懂得影响上好课因素是多方面的,惟有不断夯实教师个人综合素养和提高教育机智能力,此堂课令我也是大有所获;
省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因为奋进,获得两个“省一等奖”,组卷录制视频获“省三等奖”,省级基础课题成功立项,省级智慧作业专项课题立项,参加此类活动让我深知若想有好成绩,必须要未雨绸缪,从长计议,特别是原创类的一手资源,要有搞真科研的态度,才有脱颖而出,这也都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途径。要不说个人的成长真的要融入集体中去,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云:独行快,众行远。
加入新ws的学习,开启了我的新的教育之旅,倾听的李镇西老师 “四个不停”、“三专理论”的分享,让我明白:大道至简,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来自平凡,每个人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辜负生命的真实状态。
县级微课比赛获两个一等奖;重点是参与精品课的录制获市级指导一等奖。
梳理这些过往,为的是坚定生命经历的价值所在,明确下一步的人生规划。这正是阅遍人生沧桑事,惟有不断奋进,生命才痕可循。回想备考教资,虽历经波折只要有信念和决心,摒除杂念,朝着唯一的目标前进,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长征中伟人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面对如此困境闲庭信步,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信念?自己敲下这些文字,就是在不断重塑精神之钙!面对自我日常中的颓废杂念更要正衣冠,照照镜。每日都是新的,不能以过往成绩来检视当下,但可借用有所获的感受来鼓起重新上路的信心,只有勇敢迈出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成就自己,伟人说过,我们要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感恩新ws,新年即将到来,让我们更好的“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