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w 最近去看了《我不是药神》,
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曹斌——男主的前小舅子,一个刑警。
他刚释放了买假药的病人们,
卖假药的商贩没有抓到,
却看到一群为活命而包庇假药贩子的病人。
这时,他一个人在警局食堂吃着饭。
电视里传来对正版药老板的采访。
老板义正严辞地说:“仿制药也是假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请不要购买假药。”
说的看似没错,
而曹斌却不耐烦地关了电视。
我猜他并不是因为任务完不成而懊恼,
他正在一个岔路口。
究竟是打假比较重要,
还是让病人们可以继续吃到便宜并药效相同的仿制药比较重要。
毕竟正版药一瓶4万,而仿制药那时是5000一瓶,从药效上来说,一模一样。
大公司,大品牌,高价格
小公司,类似品,低价格
选哪个?
Mew先不评论仿制产品的合理性,
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Mew愿意尽绵薄之力让大家可以选出适合自己的咖啡豆。
掌握了这些相信,不用苦心等待外卖小哥,你就可以快速做出让自己陶醉的咖啡。
今天的咖啡豆仅限讨论非浓缩咖啡用豆。因为在中国浓缩咖啡普遍要加奶糖以及其他辅料,所以用豆标准是不同的。
咖啡豆的烘培程度
咖啡豆没有烘培之前是浅绿色,随着烘培程度,咖啡业界称为一爆,二爆,三爆,咖啡豆会由浅棕向深棕发展。
一般非浓缩咖啡,就是手冲、法压壶等器具做出来的咖啡都是用中深度烘培,因为这样口味会更均衡,更偏向大家平常喝的咖啡。能让你一口就感受到咖啡因的味道。
我既然这么说了,肯定咖啡爱好者是不追求均衡口味的,没错近些年,业界很推崇浅烘,有些极致的玩家真的一爆过后就差不多出锅了。这么说可能有些专业,这么比喻吧,就是牛肉四五成熟就出锅了。
浅烘的咖啡豆呈浅棕色。你要买到绿色的咖啡豆了,除非你家有个烘豆机,不然就赶紧退了吧,再浅烘也不会是绿色的豆。回过来说浅烘豆,随着咖啡豆的烘培,原属于它的水果风味会逐渐流失,所以要品一款豆子,中度或者浅度都是好的选择。这样对豆子本身要求也很高。
但是Mew建议一般喝星巴克之类意式咖啡的朋友可以先从中深度选起。就像吃了十几年川味口,突然吃淮扬菜,估计跟喝水无异。喝咖啡也是,习惯了那种苦涩感,喝什么咖啡也很难尝出风味。
豆子的烘培程度不是让你每包都打开看,店家肯定也不能这么干,直接看包装就可以了。
咖啡豆的产地
看豆子太难了,有没有简单的?
有,看产地。
咖啡豆的名字往往都是地名,有时会加上咖啡豆树种,比如曼特宁就是苏门答腊的曼特宁,危地马拉就是非洲的危地马拉。
产地一般会是一类风味的聚合。
南美的豆子,一般豆比较平衡,最有代表的就是巴西。主要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商业豆都出自南美,要满足大家的口味所以偏向综合。不过巴拿马瑰夏肯定是个例外。
非洲的豆子,一般会有点酸,当然这跟生豆处理也有关系。这里的酸和你现在想象中的酸或时在某些咖啡店喝到的酸涩感是不同的,它会很柔顺。即使这样很多刚喝手冲之类的朋友并不是很能接受酸的咖啡。
还有个特殊的地方—埃塞俄比亚。这里是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起源,这里的咖啡豆普便会有浓郁的花香。好吧,这是Mew最喜欢的咖啡出产国。
咱们中国云南也是不错的,保山、普洱都是精品咖啡豆的出产地。
咖啡豆的风味
你说的都太专业,记不住,那喵教个最简单的办法。看风味描述。
咖啡豆包装都会有风味的描述。草莓、 玫瑰花香……
但是往往顾客会说没喝出来,真的是夸大宣传嘛?
有时真不怨店家,这类咖啡冲泡是有点门道的,那如何可以准确地品尝到这些风味呢。
用法压壶,sowden壶浸泡萃取就能完美地呈现出描述的风味了。
做出让自己陶醉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