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请阅读之前点个赞、或者喜欢的话点个收藏,也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这个俗话说好像还挺善变的,这不前后矛盾吗?
那我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一句呢?
其实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了,你要相信哪一句就得看具体场合。
比如你想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你就得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但如果你想强调个人的能力,就应该说靠人,不如靠己。
如果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你希望大家能和和气气,就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你希望这两个人一定要争出个胜负,你就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些看似矛盾的俗话说,其实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原厂的功能,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俗话说过就一定是对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负责一个新建的项目,于是他就招募了新的小伙。
有70后,也有90后,但项目还没怎么进行,70后和90后就已经吵翻天了。
为什么70后往往比较谦虚,明明做得很不错了,也会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但90后往往觉得自己比较牛,稍有点成绩,那都是不得了的事。
所以这两帮人在一起能好得了吗?那作为负责人应该怎么办呢?各打50大板吗?
当然不是,作为领导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团队里和稀泥。
他可以对90后说后生可畏啊!
对70后说姜还是老的辣。
这就是原厂。除了工作中需要原厂生活中的尴尬场面,也需要原厂。
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教授以及他的三个学生一起吃饭,期间,这三位学生对教授是一顿夸赞。
这个说老师今天您气色真好,那个说老师您真是越来越年轻了。
三五个回合下来,大家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好像没什么话可以说了,马上就要尴尬了,怎么办?
教授看了看,就说道。
怎么一上来就使劲的夸我是想向我借钱吗?
大家都纷纷摇摇头,教授接着说,你们不光说我也说说你们自己最近几年混的怎么样?
好让我出去也跟别人吹吹牛,说我带过的学生多么厉害。这样一来,大家的话匣子就又打开了,纷纷聊起了各自的事情。
教授的这两句话就是一个原厂,原厂的话不需要多,只需要在关键的节点上说上几句就可以了。
这就要求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围人的谈话有一定的敏感性,要随时观察场面的变化。
如果有冷场的迹象,就要及时活跃气氛。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引导对方说故事,特别是说大家可能感兴趣的故事。
比如你可以说我看你朋友圈去三亚玩了,那里怎么样?
我们班以前的小丽结婚了,我跟你说,婚礼上可逗死我了等等。
有一次老同学聚会,大家见面分外亲热,聊得十分高兴。
这时,一位男士对一位女士信口开河的说道,你当初可是主动追求过我啦,现在还想我吗?
按理说,在老友重逢的气氛中,这些话虽然有些不妥,但也无伤大雅,但这位女士由于某种原因心情不好,脸色一变,生气地说,你神经病啊。谁会追求你这种心里龌龊的人?他的声音很大,在场的人惊讶的看着他都觉得很尴尬,场面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这时另一位女士站了起来,笑着说,我们小妹的脾气还没变啊。
他喜欢谁就说谁是神经病,说的越厉害越让人受不了,表明他就越喜欢。
小妹,我说的没错吧。一番话让大家想起了大学时的美好生活,不由得七嘴八舌,互相开起玩笑来,一场风波也就平息了。
再来给大家讲一个名人的故事,慈禧太后爱看京戏,常常赏赐艺人一些东西。
有次,他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就把名角杨小楼叫到了身边,问他想要点什么赏赐啊?
杨小楼也想拍拍马屁,说太后老佛爷洪福齐天,太后赏小的一个福字吧。
慈禧非常高兴,就叫人拿来纸笔,写了一个福字,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礻字旁,不是衣字旁的那。
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如果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太好。
慈禧太后一怒就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了,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
慈禧非常高兴,就叫人拿来纸笔,写了一个福字,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字旁,不是衣字旁的那。
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如果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太好。
慈禧太后一怒就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的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了,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
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两人打了圆场,解脱了窘境。
类似的故事,现代也有去上海,有可能会看到壮观的南浦大桥这座大桥的字是邓小平同志提的。
但南浦的浦字的那一点点在了一横的下面,应该说是个错别字。
但有人解释说,这是小平同志故意这样写的,意思就是现在上海的改革开放比深圳慢半拍,没有走在前头。
希望上海的同事们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开放的步子能再快一点,取得的成就能再辉煌一点。
而且浦字点在横的下面书法中有不少先例。
不能否认,这个解释,无论是不是小平同志的意思都是够水平的。
也可以说是原厂的典范。那原厂最难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双方产生争执的时候,两个人互不相让,谁都不愿意退步。
这时我们就要学会求同存异,合 理引导,用灵活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让双方明白各自的观点都没有错,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表达不同而已。
清末的时候,陈树平在江夏做知县,张之洞在湖北做督府,张之洞和甫君、谭继洵这个人关系不太好,两个人常常有意见。
有一天,陈树平在黄鹤楼宴请张之洞和谭继洵等人。
刚开始是大家你来我往,欢声笑语,吃的十分痛快,但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句,长江江面现在有多宽。
张志东回答说,是七里三分,而谭继洵却说是五里三分,两个人谁也不让,觉得谁让了就是没面子了。
眼看好好的一个饭局,就要被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给搅黄了。
陈树平马上灵机一动,说道,江面水涨的时候确实是七里三分,而水落的时候也确实是五里三分。
所以长大人和谈大人都没错。
说的是时间不同而已。
张之洞和谭继洵听了陈树平的这个解释后,觉得十分满意,大家又纷纷开始开心的喝起酒来了。
您要觉得写的内容喜欢,对你有帮助,请留下您的欢心喜乐的小爱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