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又叫沉锚效应、锚定陷阱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所谓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初次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心理学家借用锚定陷阱一词指人脑活动中的一种有害的思维现象。
人在决策时,总是先入为主,偏重于受初次信息左右。初次印象,即时信息,初始数据常会为随后的思考和判断设置某种框架,形成导向。
锚定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意义上的好与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你如何定位基点。
我们在购物时经常会发现这些现象:
某商品建议零售价为十元,实际却仅售七元;商家经常划掉原标价,然后再写一个优惠价:实体小商铺喜欢开一个高价等我们还价。每年的双十一大促、618狂欢节,满屏的跨店满减、购物津贴,看似优惠满满,实际在平时我们就能以所谓的“打折”价购买这些商品。可为了凑优惠,我们却花了比以往多出几倍的金额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营销套路,背后其实存在着一个行为经济学原理: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的启示
1.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有意识地排开初次印象,以免落入由其形成的思维窠臼;
2.在先独立思考后再与他人讨论,以免受他人想法左右;
3.头脑应开放,从不同的人处获取意见和信息,发现新的决策思路和方向;
4.对你的顾问、咨询等参谋人员少讲述你的想法和思路;否则,你会向他们设置“锚定陷阱”,他们反馈给你的信息可能是你自己思想的重述;
5.在谈判中为避免被对手的“锚定陷阱”所套,其方法是谈判前先想清楚你的立场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