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惊蛰,为二月节,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的来临。“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好多动物在冬季潜伏起来,不饮不食,称为“蛰”。立春之后,有些蛰虫苏醒过来,但是“惊蛰”这一天的到来,所有蛰虫都会苏醒过来。惊蛰有“春雷惊百虫”之说,其实昆虫不仅仅是被雷声惊醒的,地温越来越暖,促使昆虫都出来活动。惊蛰之后,确实会有雷声,那是因为大地温度湿度增高,地气上升,气象活动更为频繁所致。
02
惊蛰三候
一曰桃始华,惊蛰之日,桃花始放。“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一时间,桃李芳菲、桃杏争春、桃花流水,千娇百媚。
二曰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庚,黄鹂也。《诗经·豳风·七月》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黄鹂鸟,最早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出,开始在树梢上鸣叫。
三曰鹰化为鸠,惊蛰后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在惊蛰前后,动物开始繁殖。鹰与鸠的繁殖习性不同。鹰躲起来繁育后代,田野间布谷开始鸣叫、求偶,一时间鹰不见了,却多了很多布谷鸟,古人认为是鹰“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成为了布谷鸟。
03
暖日清风,花事初盛,樱杏桃李次第开,小桃灼灼柳依依。人们爱用桃花来形容正值芳华的少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惊蛰一声春雷,开启了一年中天地间最美的华年——仲春时节到来了。
嵩山脚下,有一片野桃林,天生地长,自开自落,春天一到,就摧枯拉朽的一路开过去。岂能让这些花儿成为孤独的盛宴,便和好友相约一起来到桃花树下摆茶席。
春天一到,大家都贪恋起香气高扬的乌龙茶。大禹岭是目前台湾乌龙生长海拔高度最高的茶,昼夜温差大、湿度高,生长缓慢,每年十月开始采收。采收时大禹岭时已是寒冬天气,甚至会下雪,夜间做茶温度更低,发酵缓慢,使得叶底会更“清透”,得天独厚的产地,使得大禹岭内质丰富、韵味独特。暖日和风、煎水烹茶。在城市里生活太久,安静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如果你放心地把自己全然交给自然,自然自会给予你沉静的力量,风吹花落,不知不觉间,大家不再用言语交流,天地静的可以听出风声来,天空明澈,心也澄明。茶汤一道一到的冲瀹,茶汤清透呈浅黄绿色,茶香内敛似幽兰,茶汤入喉细腻油滑、均衡饱满,韵味深远悠长。
日暮春风,不愿归去,桃花树下桃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