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
根据胡老师喜马拉雅音频整理:
有了接收,第二步我们就要注意了:就叫先处理 叫分享,我们叫先处理情绪,分享的步骤:
我接下来要给大家讲,
记住接收了孩子,那么你是什么原因让你有了这样的情绪呢,孩子可能说不出来,没关系,你就在那跟着一起来,等着 。
好了,是什么原因 ,哦,是因为谁谁动了我的什么,是因为什么什么。
好了 哦,那接下来,就要分享也叫先处理情绪,当孩子表现出有负面的情绪,而家长已经运用同理心使他肯定能让他谈下去的时候,那么首先应该做的什么?
是帮助他们去捕捉内心的情绪,叫先处理情情绪。
孩子对的情绪的认知不多,他们呢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不会,用词也不会,因此,正确的表达内心的感受会有一些困难,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字眼帮助孩子,对这些无形的恐慌和不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下成定义,有界限性的情绪。
比如说那个时候让你感觉到尴尬,对吗?
那个时候你感觉到被人拖累了,
那个时候你觉得有些失望,
那个时候你觉得有些沮丧,
那个时候你觉得有些生气,
因为孩子呢, 早期他没有定义,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发现 ,他会定义一个情绪,但是定义不一定对。
你呢,还要引导到对的这个情绪里边去。
我们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也不太懂得这个情绪,到底给她命名成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清楚,所以呢?
我们在和别人交流尤其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没办法给她准确的定义。
所以呢,我们家长就要首先处理情绪,给她一个定义,如果孩子的回答,你给她一个定义,刚才是不是觉得一些失望,孩子肯定的是,想说的事情的内容始末,让谁人的对错判断一下,家长呢,可以用语言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上,叫处理情绪。
这个过程特别重要,这就需要家长的修为,家长怎么修为?
简单的一个方法:大家可以继续听胡中海老师的家庭教育的系列课程,那么,原来是这些事情,那么我们怎么回答的,原来是这些事情让你不开心的,来来来,先告诉我内心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所以我们太多的人,听我讲课的人,更多的时候自己都没感受,你是很难去有同理心的,那就不知道自己想啥,所以等你想要处理跟别人去深度交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理解不了别人,因为什么?
诶,对方到底怎么了,我理解不了,因为你没有同理心,你自己都没有感受。
好了,哦,接下来你还可以说,哦,怪不得你有这种反应,你心里头觉得现在怎么样呢?
哦,你是带着情绪色彩在跟孩子去交流,也在和别人交流的,哦,你是这样想的,哦,你是这么感受的,也就是我们会说人话了。
我们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会说人话,我们当会说了人话,我们就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她那是应该该有的情绪,而只是单纯的帮他特化出他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而已,就是什么意思呢?
不是告诉她,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而是单纯的帮助他描述一下他内心的感受,这个感受是它是什么情绪词汇,这个阶段说的就是家长的功夫,你别学了多少家庭教育,你觉得好像自己听了几堂,不是那么回事。
现在大家如果你到喜马拉雅,你到我的这个资料里面去看,那太多内容了,仔细听呗,来了就好好听,这个阶段是最宝贵的“EQ”教育阶段,在被拒绝和否定的情绪,是愤怒,在心爱的玩具被打碎的情绪,叫悲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