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这一段,无疑表达出白公馆是守旧的一派。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更别说住在白公馆内。
少不了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
其中还有一句
“白公馆里对于流苏的再嫁,根本就拿它当一个笑话,只是为了要打发她出门,没奈何,只索不闻不问,由着徐太太闹去。”
可见,她在娘家中已经丝毫没有地位,这些亲人比陌生人还要可怕。
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是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
他的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都比较悲观,他不相信爱情,却又渴望爱情。
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
虽然有些人评论他,认为他很蔑视爱情,蔑视一切,可是,我觉得这是他长期以来的性格和习惯而形成的,正因为飘泊不定,他应该是更希望得到爱情,更渴望爱情。
范柳原遇到白流苏,一开始就知道她不堪的境遇,离过婚又死了前夫,在娘家无处容身走投无路下必须得找一个像他这样的钻石王老五绑一张长期饭票。
尽管他知道她心里精刮的算盘,却从她的蹰踟和无奈中看到了自已无所适从的孤寂。
所以,范柳原说:“你……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范柳原的身世相当畸零,我想这一刻他是看到了她的心吧,像猛然间看到自己一样,在厚厚的镜子面前,有同样的锐利面具,脆弱的矛盾的挣扎的无解的心,那是他自己,他知道那是他自己。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
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
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
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
终究,老天帮他们做了了断,一场兵荒马乱,一座战乱中的香港,用一座城,换来了他们杂质中间夹存的真心。
太理智的爱情,就像被包裹了太多层的礼物,让人猜不透里面是否有真心。
然而,在生死面前,理智往往就像被炮火轰炸过的大楼,只剩下残骸碎瓦,根本不成气候。
于是,真心这才终于出现了。
流苏最终如愿嫁给了范柳原,而范柳原也从这次的兵荒马乱里面,读懂了,爱情,虽然在面对未来的漫漫人生路来说,微不足道到尘埃般,兴许一点风浪,便会发生变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是遥不可及,但是当下一起经历的生死,当下的真心,或许也能顶来个十年半载的相濡以沫吧。
人,说白了,都自私,需要爱自己,但也更需要个人来爱,来相爱。
很多人都觉得,《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笔下唯一一个大团圆式结局的作品,我却认为这喜剧的背后却蕴藏着深重的悲哀。
故事的最后并没有说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以结尾,而是: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这正是张爱玲独到之处。
流苏虽然自我安慰到,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忍不住怅惘了起来。
最终实现愿望的流苏怎么能不怅惘呢,也许趁她还年轻,她和柳原还能够在一起和谐的活个十年八年,那十年八年之后呢?就像张爱玲自己说的: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应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
我们常常忙着谈恋爱却不是真的在恋爱, 谈足了形式却没有完全交付真心, 对于爱情有太多的计较和算计, 学历、工作、住房这些条件让爱情变得功利化,成了一场交易。
《倾城之恋》并非是伟大的爱情倾倒了一座城, 而是只有一整座城市的沦陷,才能让人不再计较得失,去成全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