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起共同体。
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尼布尔的祈祷文: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二、人生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①所说的“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另一方面,
②所说的“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二、活在此时此刻:
人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吧。也就是说,不是活在“在路上”的人生之中,而是时常活在“此时此刻”。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阿德勒说“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在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我的眼中,世界已经不是曾经的世界了。
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这颗星就是:他者贡献,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思考与实践:
今天在医院在侯检时,我在看读《被讨厌的勇气》最后一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我会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人最终都要走向死亡,活着还承受那么多的痛苦,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苏联作家纳博科夫说过:“生命,就是两个无边黑暗中稍纵即逝的瞬间”。
苏轼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拉长历史的长河,我们在稍纵即逝的人生中能做什么呢?我们都是普通人,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至少要让自己开心呀,让家人幸福呀,这已经就很了不起了!
阿德勒认为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自己可以赋予自己的人生以意义。
尼采称自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意思是说,哪怕上帝死了,哪怕生命最终没有任何意义,也必须积极面对,必须跳舞,必须歌唱,必须创造。
他还有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读着书,再观察身边来来往往的人:身上插着管子面无表情的中年男子,坐在轮椅上消瘦无神的老人,手上拿着单子行色匆匆的青年……他们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吗?他们此时又在想什么呢?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难解的生命课题吧。
我告诉自己“活在当下”吧。不管什么情况,怎么开心就怎么过吧!让自己开心也是一种能力呀!努力去学习这种能力吧!
史铁生曾说过:“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几年后长了褥疮,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怀念当初长褥疮;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怀念尿毒症的时候。”
人生就是在不断失去的过程感受曾经拥有的幸福!
告诉自己:
①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与同频共振的伙伴们同行共见,共同成长。
②多外出游学,去见大山大海,去见不一样的人,到更广阔的天地间寻找自己。
③学会课离分离。过度干涉他人的课题,大家都痛苦。我们只负责自己的人生课题,活好自己就可以。
④感恩一切遇见。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经历什么,而是你赋予经历的意义。就算遇到再烂的人,再破的事,也不会阻止我自己变得更好,更幸福!相信一切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我而来的!那些伤害过我的人,不过是在加持我的成长!
⑤继续培植“我有能力”的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在“他者贡献”获得幸福感。
再读《被讨厌的勇气》,又收获不少。这是一本读多少遍都会挖到宝贝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