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我跟朋友聊到了一个疑惑,就是为什么网络上的戾气那么大,动辄恶语相向、人身攻击,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声音,躲在暗处的键盘侠们,带节奏、拉仇恨、搞对立、煽动情绪,唯恐天下不乱……
当时我做了这样的猜测:因为理智的人大多都不发声、不起哄,所以结果就像“劣币驱除良币”一般,我们看到的就只剩张牙舞爪的“乌合之众”。长此以往,舆论环境越来越糟,理智的人就更加不说话,乌合之众也就越来越猖獗,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两天在读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让我又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解释了大多数人选择沉默的原因:
“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大概意思就是,越是谦虚明理的人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对在公众场合的发言就越谨慎,而越是浅薄狂妄的人,就越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使者,也就越容易在舆论平台大义凛然地叫唤。
我认为,“沉默的大多数”这个现象非常复杂,有文化属性的原因,有舆论环境的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原因,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原因。所以不管是我浅薄的猜测还是王小波在书中的解释,都只是提供了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无法全面地说明这个问题的本质,甚至可能是有偏差的。
从文化属性来说,我们历来提倡“中庸”,所以看待问题倾向于保持中立,不赞同不反对不说话,也就不会引来矛盾。所以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既是一种清醒与置身事外,也是一种稳妥与明哲保身。
从舆论环境来说,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环境,似乎更青睐吸人眼球的言论,俗称博取流量。这就造成了一种可能——哗众取宠的言论虽然幼稚或极端,但它比清醒理智的判断(往往因谨慎而显得中规中矩)更加容易出现在大众视野,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很多消极的言论。
曾经的王小波,现在的我,以前或现在的众多的我们,或许也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当然我的看法可能比较粗浅狭隘,也惶恐有哪个地方说得不妥。
我无法鼓励他人勇敢发声,也无法肯定沉默是金,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浅薄和片面,也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固定答案。我们都有权利沉默,也都有权利发声。一个人也可能时而沉默时而慷慨激昂。
如果选择发声,那就做一个文明、有素养、有道德的人,坚守原则与底线,有独立的看法,尽可能了解全面然后再评价,不做简单粗暴的定性。
如果选择沉默,那就从沉默中学习,尽量让自己的视野更清晰,同时保持同理心和责任感,做一个安静的守望者。
就暂且这样要求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