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静心阅读这本《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书时 ,越发感觉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成长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把孩子领进学校,还要负责把孩子领进社会。回想起父母那一代的人,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认知非常浅显,许多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都建立在老一辈的传统经验中,而很多知识经验都经不起社会的考验。
在教育问题上,犹太家长抛弃了很多浮华的东西,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
以色列家长会把学好独立生存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在犹太孩子中,很少有所谓“高分低能”的人。犹太人有一个算式:
好分数=好学校
好学校=好文凭
好文凭=好工作
好工作(不等于)事业成功
沙拉初到以色列的时候,以为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一般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中,但是后来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做工时才发现,富有的犹太父母更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
这个富有的家庭中有一个读小学的男孩子,他想要一双向往已久的球鞋,父母建议他每天晚上洗碗,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虽然这个家庭有名车,但是基本不接送这个孩子上学。无论刮风下雨,这个男孩子都是自己做公交车回家。他的父母说,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不劳而获,当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愿望时,父母会告诉孩子,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沙拉看到自己孩子与左邻右舍的同龄孩子们有着明显的差距,于是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开始尝试有偿生活机制。没想到孩子们竟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孩子们已经在家里承担了相应的家务,沙拉就想让孩子们尝试走出去,帮忙售卖中国春卷。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帮忙做春卷并且在上学的路上尝试出售。哥哥以华性格内秀点,所以和妈妈商量一半时间做春卷,另一半时间尝试去卖。弟弟性格外向,擅长与人沟通,于是商量不做春卷,而是只推销春卷。
在尝试有偿生活机制后,孩子们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他们在克服困难中,真实感受到什么是生活,努力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什么样的生活梦想。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犹太人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之前,会让孩子获得一些做事情的基本能力。在他们看来,一个连做饭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
这让我想起日本小女孩阿花,她的妈妈千惠身患重病,在不久的将来要离开人世。千惠想了很久,终于想到要给孩子一份“爱的遗产”:
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存息息相关,
我要教会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
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自食其力,
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看到几岁的孩子独自在厨房忙碌,我的眼泪还是忍不住留下来。小阿花是不幸的,但是阿花又是幸运的,她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爱,这份爱给予了阿花生活下去的勇气和能力。在千惠去世几年后,阿花和爸爸一起写了一本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日本名《小花的味增汤》),感动了很多很多人。
千惠相信教会阿花做家务,就是把生存的本领传授给她,让孩子一个人也能好好活下去,是送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我想起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就会问孩子会吃饭吗?会小便大便吗?会穿衣服吗?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个学期,教会孩子自理能力成为首先要学习的第一项。
当孩子上小学时,每个学期都会轮流当值日生,负责擦桌子、擦黑板、扫地、拖地、擦窗户。很多孩子在学校都是能干的小帮手,有的还被评为劳动之星。
但是很多孩子回到家里就变成了只会埋头学习、只会玩耍的孩子。这不是学校教育出现什么问题,而是家庭教育没有起到作用。
沙拉在书中写到:以色列家长不会把生存教育的职责推给学校,而是在家庭中让孩子得到有偿生活机制教育。父母会为孩子们列一项家庭杂物和日常事务的工作清单,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选择完成。在这个机制运行下,孩子们比父母想象中更能干,更有时间意识、财富意识、责任意识。
从这段话中就能看到犹太人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教育孩子不单是学校、老师、社会的责任,还是每一个父母的头等大事。
真正为子女幸福着想的父母,都要有超越世俗成见的慧眼,让父母的这份爱变得厚重而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