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天,相信有许多小学生家长都在对孩子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小女所在的班级,前天举行了线上家长会。会后,我庆幸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我还是很看重孩子的分数的。虽然每门学科的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说明孩子的综合情况,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她的学习成果。
刚开始实施“双减”政策时,我对女儿说:“双减”不是“双免”,要正确理解这项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任何时候,学习都是不能松懈的。
女儿的学习成绩,三门主学科中,对她而言,数学最好,英语次之,语文稍差。我还对她说:“双减”对你来说,其实是个好机会。中国有句老话,叫“不进则退”。有些同学如果积极响应“双减”而学习懈怠,成绩很可能会下滑。如果你保持之前的状态,相比之下,你的竟争力就会提升。
因此,我对女儿的督促并没有因“双减”而松懈。
网上曾流行过这样两个数学公式:
1.01的365次方,等于37.8
0.99的365次方,等于0.03
如果两个成绩相当的孩子,同时达到了1的水平。然而接下来,其中一个孩子仍然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一年下来,孩子所取得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而另一个孩子,如果每天懈怠一点点,经过日复一日的更迭,孩子几乎回到起点。
曾经有人说,“双减”政策,其实就是一个让爱主动学习和不爱主动学习的孩子拉开差距的政策。我深以为然。
这次终考,女儿班里数学成绩满分的有19人,其中就有她。老师兑现了考前的承诺------这也是她一贯的政策-----这些孩子,该学科的寒假作业全免。
语文成绩没有具体分数,和五年级下册一样,女儿仍然是A。不过,客观地讲,这个A不能让我了解她的语文到底有没有进步。85分以上就是A。还好,班里有14位同学被评为“语文之星”,女儿是其中之一。
英语96分,和以前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女儿所在班级的体质监测的平均成绩竟然在全年级17个班中位列第一。
生有涯,知无涯。女儿不属于天资聪颍的孩子,我并不希望为了让她考进名牌大学而扼杀她成长中作为孩子应有的快乐。但是,不管如何,学习依然是一件顶重要的事。
(202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