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模式,踏入新的能量场,获得新的成长

 七月初暑期开启,便投入到区90学时学习、校疗休养活动、社区托管班授课、赶往老家看望老人等一系列事项中,在家“百无聊赖”做点常规事——读读写写,屈指算来没几天。再加上高原回来,人一直缓不过来,新网师线下工作坊的前期准备一直没开始,今日如期踏上前往定西市的路途,即将开启新的学习篇章,终于可以切换模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当初群里看到线下工作坊的信息,毫不犹豫地报名。在卓越班一年的线上学习,总觉得火候不够,自己学习状态一般,兴许来到线下,见到导师、见到同伴,面对面的交流,灵感迸发,汲取的力量会带给自己新的改变。

人总是需要走出去,见一见优秀的同仁,智慧的光芒照耀到自己身上,让前进的步伐更为坚定些!

列车上,看到工作坊几个群里消息不停快闪,好多教师已经抵达学校,发来现场报道消息,看着上传的图片,心里微波荡漾;有人在高铁上遇到了“相同尺码”的同仁,大家开怀的笑脸聚在一起的合影,极其感染人,不免畅想明日的相聚。

途中,一会儿埋首阅读手上的书,一会儿抬头望一望窗外的景致有没有变化。从我国东南沿海的杭嘉平原,一路向西,途径长江流域,与我的家乡景致无二,一片绿油油。哦不,这一路的田园更为广袤,不像我的家乡,田地都盖上了高楼大厦,很难得看到这样一大片一大片的菜地、农田,这景象只有童年记忆里有。这一路都是沃土啊!

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竟然只眯了一小会儿,有些小兴奋,有些小紧张吧。短暂的五天学习不一定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有效的工作时长里,长些见识,多些感触,会让做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增添新的色彩。我要做一棵常青树呀,快乐地守在三尺讲坛上。

临近黄昏,列车追着落日跑。我时不时起身走到门边,透过玻璃窗看着飞驰而过的山丘、树木、房屋、田野,即将奔赴的远方,会给我的这个夏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待我下车时,天还会这样蒙蒙亮吗?

好奇竟驱使我后半程未闭上眼睛。

终于,终于,耳畔想起“定西北站马上到了……”

踏出车门的一瞬间,立刻四处打量,这是怎样的一座西北城市,有我过去走过的城市影子吗?有我陌生的“面容”吗?对了,一同下车的两位女士是不是和我同一个目的地,我们是“相同尺码”的人吗?在暮色中,我略一迟疑,终未问,怕是打搅到无关的人。于是,我们似乎很有默契地按照各自的节奏走出了高铁站。

就在我即将跨出高铁站大门时,看到大门左侧有两位胸前挂牌的人员等候着,这回,我未犹豫直接走上前去,大大方方向其中一位男士的胸牌凑上去看——“新网师……工作坊”。

“您是来接工作坊老师的吗?”

见我走近的这位男教师脸色从疑惑、猜测到微笑,“是的,不过,我在等专家。”

“哦哦,我是学员,普通老师。请问打车的地方出门就是吗?”

见到自己人就好办了,马上问路。本想问清楚自己独行即可,不想,这位接人的男教师,在帮我指出打车方位后,不放心,又从我身后追了出来,非要帮我拎行李箱。

“我帮你拎下台阶。”

“没事,没事,我自己可以的。谢谢您!”不想耽误这位的正事,我连连推辞。可这位新网师人太热情了,他一直帮我拎着箱子穿过马路到达出租车前。

“太谢谢您了,太热情了,您赶紧忙您的去。”在我一连串的感谢声中,他依然站着身后,看我和出租车师傅交谈了才转身回去。天哪,实在太暖心了,连续十多小时的颠簸,“散架”的我一瞬间来劲。

下车,亲切地叫了声门卫师傅,他爽快答应让我行李箱放门口,踏步向着灯火通明的大楼走去,手机电量显示不足,还是忍不住对着校园拍摄,记录此时此刻。大厅里,负责报到的老师一排齐坐,看这架势,估计还会延时加班。为了共同的理想,坚守在各自岗位服务大家,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们呀!

今日书上看到一段文字,大意:教师带着强烈个人感悟,对知识带着“有血有肉”生动体验的教授,学生的收获更大,更为深刻。这五天的学习,和这些可爱的老师们共绘制新的心灵篇章,获得新的成长,未来可以更好地服务我的学生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