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叔叔阿姨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了》有感
看了这篇文章后,自然是义愤填膺,觉得这是对我们这些支教的学生的极不尊重,是对我们工作成果的否定,可是,当我看到一位长期支教老师在我的朋友圈评论“我想起了我们班孩子的一句话,他问我,他们都走了吗。我说走了。他说,这下好了,可以安静会儿了。”
岂止是震惊,震撼,真的是当场就懵逼了!
我开始细细回顾在凉山的15个日夜......
这里有长期支教的老师,不多,9个,而这所学校有将近500名学生。在假期,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支教团队,所以,这些支教团队来的时候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有些团队开设了新的课程,例如地理,音乐,美术,说“新”是因为,在没有团队来的时候,一般学生的课程就是语文,数学,体育,或许偶尔有个音乐美术吧。
但是现在反思,我们待的时间真的太短了,可能现在我们是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可是,我们走了以后呢?他们小小年纪却早早地经历各种生离死别,有的父母早逝,有的父母抛弃了他们,好不容易他们来到了学校,认识了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对我们的信任,好不容易被这么多人宠爱,真的好不容易......可是,我们终究是要走的,我们还有自己的学业,还有自己的家庭,还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这么多的理由,让我们不得不在短暂的相处之后和他们分离。对我们而言,这或许真的是,也只是一段很特别的人生经历,可是,对孩子们呢?
深爱的信任的人的离去,好不容易又有这样一群人给以关爱,可是呢,还是得离去,好多人从此分别,便是一生不得再见——麻木了,他们幼小的心麻木了,他们哭累了,伤透了。
他们起初是真的痴痴等待,真的相信“我们会回来的”这句话是真的,然后,一张又一张陌生的面孔出现,重复着“关爱”,渐渐地,最初的那些脸庞被取代,而后又被取代......还等吗?不了吧。累了,只想安安静静的。
我真的开始怀疑,我们去支教,到底是在帮助他们,还是在摧残这些千疮百孔的心灵。
支教的尚且如此,那那些打着“爱心”的名号,“体验生活”的人呢?这何尝不是对这些孩子的消费?用他们的不行来衬托你的孩子的幸运?用他们的伤痛来告诉你的孩子他有多幸福?用他们的痛苦来成就你的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做错了什么要被你们如此对待?!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真的是在帮助他们吗?还是我们在“消费”他们?
请别把“爱心”变成荼毒这些可怜的孩子的毒手了,我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