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光亮》是一篇读后感,附标题是“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读后”。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同年12月,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烦恼的冬天》是他最后一部小说。
王尚义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描写与感受,分析斯坦贝克的写作主题和写作风格。
摘录:斯坦贝克抓住60年代进步社会中彷徨者的苦闷,他作品的积极意义该是愤怒、指控、反抗和不甘于失落的绝望。反观我们自己的心灵,谁又没有这种超越自我的渴望呢?谁又不是没有上帝,没有信仰,没有爱?谁又不是守着永恒的孤寂呢?任何一个不属于自己时代的人,在意识上也必然有挣扎着朝向光亮归止的感觉,所以斯坦贝克这部作品对我们是熟悉的,实在的。任何一个从他的作品中看到自我的人,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觉。如果世界的烟火并不存在,让我们守住自我那点孤寂的光亮。“因为光亮熄灭时,天地间会比没有光亮时更为黑暗。”
进步社会中彷徨者的苦闷,我们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才体会的到。
《痛苦与善良的灵魂》这篇评论的附标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大作品思想的主要表现”。三大作品是指《穷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作品都是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在这篇文章里,王尚义对这三篇著名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都有一个善良的目标,然后他再描写人类在向着它奋进和自救的路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苦痛。像希腊的悲剧一样,虽然悲伤却永不失望。他以变态和罪犯,来估定生命冒险的价值和力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癫痫病患者,一生在放逐、贫困、病痛中挣扎,但他从不训诫别人,以卑微和同情的脚步,和受难者同行。
《贝多芬灵魂的力》。提到贝多芬,当然要提到音乐,因为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位音乐家。但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贝多芬在音乐上表现的力的缘由,从小时候学钢琴起,他在各方面所受的教育,都不曾令他满意,甚至经常被酗酒的父亲半夜里拖起来练琴,稍有弹错,就被掴掌。音乐对他不过是痛苦与眼泪,他的一生贫苦、失恋、受人讥笑、被社会排斥,并在旺盛之年得了不治的耳聋症。
他忍受着,反抗着,站起来,为人类音乐写下灿烂的诗篇,而内在灵魂的力,是对于外来加给他的压迫所燃放的光。
贝多芬是痛苦的,但又是自由的,音乐成为他自由灵魂的释放,也是向人类宣告自由的呼声。
他一生中创作了非常多的作品,我们可能在各种场合听过他的乐曲,或许叫不出名字,或热情,或悲伤,或坚强,或柔软,有时候他变幻莫测,捉摸不定,但你始终会发现他就在那里,闪耀亮眼。
有人被苦难击倒,有人在苦难中催生出力量。时光会带走肉体,却带不走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贝多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