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孩子明明物质条件那么好,可为什么就是不好好学习呢?
书桌一角堆着崭新的护眼台灯和精装教辅书,屏幕上还停留在未完成的在线课程界面,孩子却蜷在沙发里刷着短视频,作业本被随手丢在一旁,任家长怎么催促都不愿动笔。
这画面总让人想起儿时的光景:没有像样的书桌,就趴在低矮的木桌上写字;买不起课外书,就借着同学的课本熬夜抄录;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冻得握不住笔,就搓搓手继续演算。那时的我们,像追着光的树苗,哪怕只有一点学习机会,也会拼尽全力抓住。
如今的孩子,拥有着我们当年不敢想象的物质条件——智能学习设备能答疑解惑,名师课程随时可看,家长还会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可这些便利,似乎没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反而让不少孩子觉得学习是负担,对知识提不起兴趣,甚至想方设法逃避。
物质上的“满”,和精神上的“空”,就这样在孩子们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我们因为物质匮乏而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如今的孩子却在物质丰裕中,渐渐失去了为学习努力的劲头。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孩子陷入这样的状态,心里满是无奈与困惑:明明把最好的条件都给了他们,为何反而难见那份主动向上的朝气?真的很想问问有经验的人,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在优渥的环境里,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