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祖先
一、祖先的来历
前一段时间,编辑我们白氏家族小传时,考察整理了自己的祖先的迁徙路径。
我族代代相传祖上来自桂花城,然桂花城究竟在哪里?却没有人能说清楚。
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明朝时,被称为“归化城”,意为“归顺”的意思,应该是大元灭亡之后,明朝人给起的名字吧!
蒙古人不愿意听“归化”两个字。所以,一直相传来自“桂花城”。实际上,“桂花”就是“归化”的谐音。
生活在朝阳地区的蒙古族人,主要来自兀良哈蒙古部落、喀喇沁蒙古部落和土穆特蒙古部落。其中,土穆特部是明朝中期以后从归化城迁徙过来的。今天的北票和朝阳县辖区,在清朝时期都隶属土穆特右旗,也称东土穆特。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边的土穆特旗史称西土穆特。
由此说来,我的祖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祖先来自土穆特蒙古部族。明朝中期的部族首领是成吉思汗后裔俺答汗万户。只不过,我的祖先不是土穆特蒙古贵族,而是土穆特蒙古部落平民。不知具体在哪个年代,辗转迁徙到了喀左县三台小营。
我族从喀左县三台小营迁到凌源五家子村。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很久以前,两地的族人经常往来。小营的亲属到山嘴子集市赶集做生意,经过五家子时,经常有人到我们家歇脚。每到清明、春节时,几位祖父们也总是要去小营村的祖坟上扫墓祭祖。顺便也要看看那里的同族亲属。几位祖父上年纪以后,上坟祭祖的任务就落到六祖父身上了。
六祖父逢年过节去祭拜祖宗的习惯,完整地传给了他的长子白景川叔叔。景川叔八十多岁时还带领我们晚辈去梁西上坟。年年如此,直到他自己不能走路了才停止。
每年春节三十晚上,各家都派人,带上祭祀用的香纸、鞭炮、果品、佳肴。大家一起到距离祖坟不远的地方祭祖。
先画一个大圈子,将烧纸打开放在中央,祭祀品放在上面。男左女右或蹲或跪排在圆圈以外。然后开始烧纸焚香,念叨一些祖上的功德,燃放鞭炮。一起向祖宗磕三个头之后离去。
不要小看一年仅有一次的这个仪式。这个过程不仅是对祖先的祭拜,也是教育子孙,传授家史,增进家族凝聚力的课堂。祖上许多往事,都是跟白景川叔叔一同去梁西祭祖时,听他老人家讲述的。景川叔活了九十岁,是我族长寿老人。
遗憾的是,六祖父当年并没有带景川叔到三台小营上过坟。所以,我族喀左县三台小营的祖坟,景川叔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在哪里。大家只知道我们白氏家族近亲有三支。一支在喀左小营;一支在凌源五家子;还有一只在凌源喇嘛摊儿。
为了找到三台小营的祖坟,2000年前后,我曾经三次到喀左县平房子镇小营村考察。
小营村是以白姓为主的蒙古族村落。白姓家族有三支。当时走访多人,最年长的有八十多岁的老妇,都不知道与五家子有关联的往事。时间久远,两地的白家人完全失去了联系。寻找祖坟的事儿暂时搁浅。这也是当年家族里没有文化人,没有重视传承的结果。因此,我认为逢年过节要经常去扫墓祭祖,教育子孙记住家族的往事,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八八八年,曾祖父白永和一挑子挑着所有的家当。曾祖母背着还不会走路的二儿子(我的祖父)。后面跟着的高祖母领着她的大孙子。长途跋涉至五家子梁西,投奔到家族里的一个侄子门下。在本家族侄子的帮助下,开荒山度日,结草芦栖身。历尽艰辛,育七子成人,各自成家立业。逐渐繁衍成了五家子村白姓大户。
说来也巧,曾祖父生了七个儿子,没有女儿。曾祖父本家族侄子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所以,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只有曾祖父的血脉延续下来了。但是,族人从来也没有忘记曾祖父叔侄互相帮助的故事。因此,每当清明、春节上坟时,我族人都同其他祖坟一样祭扫他们(按辈分我们也称他们为祖父母)的坟墓。
清朝末年,民国时代,兵荒马乱。为了家人安全,并增加劳动力,延续香火,各家都希望多生男孩。
天随人愿,曾祖父生了七个儿子。七子长大成人各有所长。老大孝敬长辈爱护弟弟,兄弟团结;老二带着老三做买卖充实家用;老四天生善辩,说理告状打官司,没理辩三分;老五体魄强悍,抡起镐把没人敢到跟前;老六同老五一样,膀大腰圆,农忙时节,地里活计独当一面;老七尚小,送去读书,留作后备力量。
正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七兄弟分工合作,家族力量一天天壮大。
有一次,景川叔回忆说,那个年代里,有钱人家经常有被绑票的。
有一天深更半夜,马达子(绑票的)突然闯进粱西我们家老宅,绑架抢东西。一阵混战之后,马达子不但没有抢到东西,反而被老六(我的六爷爷)绑了起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我们老白家主意了。
二、祖父母的印记
一九二四年,我族从梁西搬到山下。大祖父早逝。我的祖父白国君掌管家业。祖父带领几个弟弟,每天早出晚归,农商两不误。祖父与三祖父合伙,关里关外进货做买卖,克勤克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盖了三栋房子。
分家时,祖父想大哥生在前,吃苦在前,把其中一栋瓦房给了大哥家;又想七弟最小,父母去世早,就把另一栋瓦房分给了最小的七弟;其他兄弟各有耕地、财产分得。祖父自己只留了一所七拼八凑的草房。村里人都认为祖父办事开明,处世有道。
尽管把家里的好瓦房都分给了兄弟们,但分家后过起日子来,祖父家仍然实力最强,哪院有事都管。祖父风里来雨里走,奋斗一生,一心让儿孙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勤劳致富起了副作用,大发动(土改)时被定为富农,财产尽失。然而,金钱财富可以失去,勤劳向上的精神是谁也拿不走的。运动之后,祖父并不气馁,从头再来继续做买卖过日子。他常说:“不怕背兴,就怕淡兴。” 这句格言对后代影响深远!祖父身高1米75以上,一生勤劳耿直,终年74岁。
祖母白葛氏,对弟妹们言语和气,面慈心善。困难年代,经常接济族人,远近都是好人缘。
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天早晨,祖母起床后去外屋地洗脸。脸盆是很老的,用了很多年的铜脸盆。祖母蹲在外屋地上正在洗脸时,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显然是老人动脉硬化,低头洗脸,血液上涌,凉水激头,导致重度脑出血。嗨!那个年纪临终前没有受到疾病的折磨,也是一种福报啊!
祖母终年八十三岁。出殡用的是当地少有的松木棺材,上百人送灵,哀声不绝。正是:
人行好事莫问前程,不用远去烧香拜佛,平日处事积德行善,终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