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敏近四十岁才有的二胎,也许是疏于对大宝贝的“培养”,她特别对二胎孩子的教育用心用情。
从娘胎开始,她就开启了对孩子的教育,然后是早教班,辅导站,从兴趣到特长,总免不了给其他家长一道被“卷“的命运。
孩子进了小学,学习的时间相对就紧张些。课业负担,作业任务,明显的多过幼儿时期。但她仍然关注于孩子的“特长”培养,关注于孩子的兴趣的培育。孩子学校一放学,她就马不停蹄的把孩子接送到培训班,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或陪伴。孩子累,她也累。
用她的话讲:兴趣要从小培养,多学一点“才艺”,就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迎来掌声和鲜花。因此,每一次的艺考结束,或是班级的才艺表演,她都会把掌声拍得震天响,甚至是喜极而泣。
如果学校有大型的文艺汇演要开展,她总会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弄到一个可以一展身手的名额。然后就邀约家长们忙前忙后,帮助排舞蹈,组织节目,采买舞台道具等等。她心里乐意,也很开心。
就这样,她陪孩子上完了三年级。学钢琴、轮滑,还有书法,画画。然后是过级、考证、演出……
儿子上四年级,学习上有了压力,孩子似乎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或许是对这些“才艺”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每一次的学习都是被妈妈给催着去的,甚至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借口或理由来推脱而请假,不去培训班学习。
有一次,因为前一天晚上赶作业,睡晚了些,早晨起床起不来,敏妈一再催促儿子赶快起床去练琴。可儿子就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对自己的妈妈发飙:“不练了!真是烦死人,要练琴,你自己去!”然后把自己给反锁在了房间里,一整天没有出门。孩子生气,妈妈也生气。
后来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也就没有了敏娃参与的节目,敏妈就非常的失落。
演出那天,敏妈很早就来到学校,只是没有了往日的精神,不再参与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了,只是默默的观察着校园里发生的一切。
敏儿却并不在意这些,报名参加了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志愿者”活动。他早早的就戴上红领巾来到了学校,活跃在舞台布置的活动中。一会儿抬桌子,一会儿搬椅子,一会儿贴标语,一会儿拉彩带。
演出开始,敏妈陪儿子坐在台下,静静的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演。精彩之处,母子俩也从不吝惜自己的掌声,给同学们加油鼓劲。
“要是你继续学习才艺,你可能就是舞台上最亮眼的那颗星……”“惭愧啊,我们只有坐在台下当观众的份了,你就不觉得心里很委屈吗?”
“这样不好吗?在古代,只有皇帝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呢!他们在努力表演,我们在尽情的享受!再说了,当观众,又没什么不好啊!他们干得漂亮,我们就给他们掌声,他们高兴,我们也高兴,这哪里不好?”
一句玩笑话,敏妈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只是笑而不语。
回到家,敏妈还是有些心不甘。经常会旁敲侧击,暗示孩子重新拾起那些曾经的“才艺”。孩子也非常敏感,嗅到了妈妈那个特别的“味道”。总是在有意无意的躲着远离妈妈,不与妈妈说话。母子关系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一次,家庭团聚,几个孩子在一起围炉杂谈。他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在评论着NBA巨星篮球之神乔丹,三分射手库里,议论飞鱼菲尔普斯如何如何的厉害,还讨论着学习游泳的必要。话里话外都体现了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对篮球和游泳的渴望。
这次,敏妈没有费更多的口舌,儿子就爽快答应了他的建议。接连就报了篮球和游泳两个培训班,说是有益身体健康,又可以帮助促进学业的长进,还可以提升生活技能,他愿意去学。
在问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时,儿子义正言辞的说:我就是个普通人,为什么就一定要求我去学会那么多的“才艺”?只要我健康,快乐,学习上进就OK了!别人优秀,我们就给他们以掌声,大家都开心,这哪里不好呢?”
儿子的一番经典语录,点醒了敏妈,敏妈笑了,孩子也噗嗤噗嗤的笑。
时光飞逝,一转眼,儿子进入了初三,成了学校的篮球队的一员。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县的篮球运动会,用自己的努力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被评为最有价值球员的荣誉称号。中考结束,拿到了通往市区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在学校组织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评价。在谈到敏儿在校表现时,老师是赞不绝口,说孩子不但学业优秀,还人缘很好,经常性的帮助和关心他人。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一书中有这样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又何妨?”“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他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文中作者的女儿是班级中等生,却是全班最受大家喜欢的人。而当妈妈开玩笑地说她快要成为英雄的时候,孩子则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诚然,能够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聚光灯下最闪耀的那颗星,这是所有的家长都非常期盼的,也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但别忘了,我们中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大众的一员,唯有健康、快乐,才是我们最佳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总是依据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在有意无意的给孩子设计着所谓的美好未来,总是期望着能够沿着我们设计好的成长路线不断前进。其实际上,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是否需要,能否胜任。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打着“为你好”的幌子,逼着孩子学这样,学那样,其实际上,我们是借助于学习,在一点一点的剥夺了属于孩子们的童年时光,让他们在疲于奔命的学习中痛苦的煎熬。孩子累,家长则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