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惊喜,很意外,本来当前已经没有对博士再有任何期望的。这段时间和当地一家三甲医院沟通好了,院长也已经同意单独为我开启一次招聘,本来以为就这样了。可是人生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南昌的座机电话打过来,我以为是前段时间报名参加招聘医院人事科的电话,没想到对面确实该医院科教科的,说当前有一名同学放弃了,我是候补第一名,问我愿不愿意调剂到儿科读博。其实第一批次也有一次机会,肾内那位同学笔试作弊被抓,所以肾内那位导师名额空缺了,因为是候补第一名,科教科也和我打了电话,但是当时我拒绝了,因为据说那老师风评不太好。那个时候可能觉得还有机会,我也和我的报考导师打了个电话说了此事,并希望能够读他的第二批博士。导师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且也答应会为我争取第二批名额,可是等到第二批博士导师上岗名单出来后,导师并没有招生名额。博士也并不是非读不可,特别对于现在有年龄焦虑,经济焦虑的我来说,上班赚取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博士我也没有报考其他学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次突然来的机会我第一时间就接受了,也没有去打听导师的情况,也答应了导师提出的所有要求,博士一区毕业的条件让没有做过基础的我确实很紧张。我现在已经能预想到博士的艰辛了,可是我还是想试一试,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或许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以前一直顺顺利利的我,确实缺少了一点斗志和勇气。
很高兴,很忐忑,高兴的是获得博士名额这意料之外的收货,忐忑的是博士毕业和读博的艰辛。
我很担心自己回力不从心,因为导师也说了,博士做的就是纯基础的东西,而我确实基础科研的小白,硕士期间我是啥也没学会,混了一篇一作SCI,明明做的是AI的东西,但是AI算法却并不是自己开发的,我就是个收数据的,标注数据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博士三年如此的短暂,让一个基础科研小白三年发一篇一区的文章真的是一种挑战。还好,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好学,比较能抗压的,做个博士的规划,按部就班,两手准备。
真的是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欢喜感,也感受到了千舟已过万重山的荣耀感,给自己加油。正如我的简历所言,虽起步晚,但仍怀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