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中《关于“主体性”神话》,这十多页内容关系到教室、“主体性”神话、悬在半空的主体和应当讨论的问题四个部分组成。
当然作者观点课堂改变,学校改变中课堂的重要场合是教室,通过20多年的观摩学习,每一间教室都形成了彼此各异的富有特色的面貌,并按各自的状态构筑着各自独特的世界。
“然而在观摩教学时,无论访问哪个教室,大同小异的教学却极其让人误会,以为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这个观察到的现象夹在表达每个教室理应不同的中间,似乎是观察到的教育现象学中求同存异的同吗?
理解起来,是同龄孩子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教学目标相同,重点和难点也会有几分相似,因为在一个年龄段的儿童面临的问题会是类似的,年龄特征也是社会性的部分。如果都遵从这样的一般规律来看,每间教室的观察价值似乎不大,在后文中找到了呼应的观点,所以我们是侧重于“揭示教室里发生的小事的大意义,所采用的素材是在哪个教室里都看得见的日常小事。通过解读这些小事里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来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小事情折射的大意义,如同我们从故事里听到了人生大道理一样。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如何呈现的呢?这里找到了答案——“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中的关系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将学生的主体性理想化也是不够客观的,就比如真空环境的理想状况下,人类是无法正常呼吸的一样,学生的主体性也是在教室学习活动的社会参与中形成的,学生和教师通过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学生与教材及所学内容对话,在教室氛围的氤氲中生长。
教学必须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进行。
如果没有合作的衬托,主体性是不同意凸显出来。同时课堂设计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智慧发生是自然的状态下进行。那么所谓的主体也是脱离了从属意义上的主体,像是生命体在真空中难以生存一样没有价值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