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二字大家都不陌生,人际关系中,处处存在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事业顺利、生活幸福的保证。
亲子沟通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减少亲子矛盾,有效增进亲子连接和感情。我们在小家庭中沟通顺畅,就能营造出和谐美满的氛围;家庭幸福,也就能更加惠及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父母还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成长做出正确的教育引导。可以说,亲子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与孩子沟通。
不过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却发现亲子沟通常常两极化呈现:低幼儿童的家庭里,孩子追着家长说。家长呢,心情和时间允许时,能听孩子多说几句,会耐心讲道理,回答孩子的问题;不耐烦时,对孩子敷衍了事,或不理不睬,或打断孩子,甚至会斥责孩子。
另一方面,家有小学生或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又会感慨:“成人间的沟通还比较容易,一涉及到和孩子沟通,却总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一位初中女孩的妈妈6这样说:“从小养大的孩子,不知从哪天起,我突然就不知道她的心思了。我说话她要么不听,要么就跟我顶嘴;她跟我呢,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说话也不好好说,怎么扎心怎么来,真是不知道哪里出了毛病。”
我们总说沟通,沟通是什么含义呢?书面的表达,沟通是将一个人的意思、观念、行为传递给他人的过程。请大家思考一下字面意思,沟是指什么?通又是指什么呢?我们说沟更像是一个渠道,通呢,是畅通。所以沟通表示这个渠道上没有什么东西堵着,是畅通的。
但我们很多时候会说沟通不畅,那又是什么堵住了这个沟呢。当孩子有情绪向你诉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有没有可能会去安慰她,或者是急于给建议,当然也有可能说教、评判。当我们遇到别人有情绪的时候,我们通常做的事情往往是堵住了这个渠道。
《PET父母效能》一书中列举了12种沟通障碍,包括命令、威胁、规劝、说教、评价、批评、嘲笑、解释、分析、安慰、质问、转移话题等等。当我罗列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何感想?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你会愿意跟TA多交流吗?
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这作业写不完了,明天不想上学了!”
妈妈说:“那怎么行,哪有学生不上学的!”
孩子说:“XX昨天就没上学,请的病假,其实他没生病,就是在家补了作业,我也想这么做。”
妈妈说:“你怎么知道人家没生病,谁让你有这个想法的?这是撒谎你知不知道!我说没说过人要诚实!不许再这么说!再说就取消你周末看手机的时间!赶紧写作业去!”
孩子一摔门:“算了,我不和你说了!”
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觉得很常见呢?在这段对话中,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有怎样的想法、感受呢?你会觉得妈妈听懂你的心声了吗?妈妈是在帮助你吗?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会做怎样的决定?以后还会这样跟妈妈说心里话吗?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妈妈,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你对孩子的担心消除了吗?你和孩子的这种沟通是顺畅的吗?能达到解决问题或困扰的目的吗?
回到这段对话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沟通障碍?妈妈的话语中有说教质问,有批评指责和威胁,妈妈的这些话都很有道理,却没有一句是孩子能听进心里的。
如果亲子交流中我们总是使用这样的模式,也就不难想象前面我提到的那位初一家长所说的情形了。所以,我们要躲过亲子沟通的这些坑,尽量避免亲子沟通的障碍。
那要如何实现有效和无障碍沟通呢?会说话并不等于会沟通,做个沟通高手,是需要学习和刻意练习的。后续我们在一起看看可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