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社会心理学视频课,老师讲到社会心理学讲的就是我与自己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物的关系。
三种关系,意味着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从依恋的角度,婴儿从刚开始的自我,到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依靠辨别妈妈或照顾他的重要他人的非言语特征,形成了自己与他人互动的分辨。
婴儿早期的养育经历,以及依恋关系,形成了以后成年后的他对这个外部现实、表征世界的认知,以及觉察型自我的姿势。
人真的是太复杂了。
每个星期五,看老师面对同学的真实咨询,发现咨询师能做的也是非常有限的,作为旁观者,有类似经历的人,听到同学提问的问题,多有同感。
比如一同学提问说她学心理,为了帮助女儿,她觉得女儿现在抑郁、婚姻处理的不好;她如何去帮助女儿?
比如一同学说她如何去帮助自残的学生;
……
发现每个人描述的都是自己眼中看到的故事,她在故事中的角色是什么,与她故事中需要帮助的关系是如何呢?
比如新的《阿凡达》上映了,记得第一次看《阿凡达》,老公与女儿都看的津津有味,而我却有不舒服的感觉,我不喜欢电影里那些人物的造型。
老公说要去看新上映的《阿凡达》,我说你去吧,我不想看。
他问我为什么不想去看?
我说我就是不喜欢。
他说:我发现你比我有时还固执。
坐在对面的我微笑着,我可以敏锐地区分什么是指责攻击,什么是投射。
我说我接受你说的,你看谁比谁更固执。
他自己“扑哧”笑起来了。
古人说“自省吾身如照镜子”,为什么人知道道理却做不到呢?
我跟老公提议2023年心理成长的小目标就是暑假女儿回家,他不与女儿发火。
老公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他可以做到不发火。
女儿长大了,大人了。言外之意,他要尊重女儿。
女儿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从小说话就很气人。言外之意,如果他做不到发火,也是女儿大部分的原因,女儿天生比较顽劣,容易让人生气。
不知道老公这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从原生家庭来看,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公公对孩子大声说过话,吆喝过。但在老公身上变异了。在外人眼里,老公性格温和,为人友善,但在与女儿相处上,实在是里外行为的不一致,内心存在冲突。
而曾经的我呢,做为中间派,摇摆不定,一会儿是“小女孩”,一会儿是妈妈,我要处理的就是分清楚自己的角色、界限,如何在角色之间切换,灵活地进行。
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如果你要做,想把自己看清楚,敢于去探索自己。
这也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
如今的我逐渐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他人,厘清楚自己与金钱的关系,眼前一下子亮堂多了。
期待2023年家庭三角关系新变化。
我先做好自己,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