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奈曼神童,北大高材生说这我们浪漫的思考这个世界的时候,很多人还在自己的牢笼里纠结。学习给了我们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能力,也给了我们无限的改变世界的冲动和智慧,无限的思维,无限的人生,无限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无限的思维才能玩无限的游戏,玩无限游戏的底气是有看透世事如能力,很多的经验和智慧来自书本,并非我们的大脑,我们的经历有限决定我们的眼界有限,眼界有限决定我们行为处事的方法策略有限,少了运筹帷幄和潇洒自如,汲汲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难以自拔,唠叨着人生苦短,岁月难耐,命运不公,生活坎坷,可是转念去不会想,这不是无限的机会吗,你所有的不行都是有待于你去充实的不是吗?心态变了,情绪自然就变了,情绪变了周遭就变了。周遭变了,自己自然就跟着变了,一个很好的循环,或者叫闭环。成长的人迷茫至于开始检讨反省,然后继续前行。而不是怨天尤人,哭天抹泪只会诉苦。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去改变。不改变就顺应,不甘心就奋斗。何况青春年少,阳光正好呢!
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只检讨自己教养的不够,艾莉森高普尼克说孩子是最会学习懂得情感的,可惜我们给孩子单调的可能,忽视了孩子多元的成长,人生的无限可能性被无知的父母扼杀了,我就是其中之一。怎么就没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这样他看世界的眼光会很不同。遇到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不会单一,遗憾的事我们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也没有从优秀的书本中与智者学习经验和智慧,并且把这一切寄归咎于生活的不容易,现在看来生活的不容易固然有之,但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沟通严重缺失才是根本,不能读万卷书,不能行万里路,不能与高尚的人交谈,我们丧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为人也就缺少智慧,只会沿袭甚至继承父母很少的一部分为人处世的经验,自己不学习,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会学习和思考。
维果斯基说人类的思维源于动作,人类的语言是为了交际,当两者相互融合的时候,语言成了思维的工具。我深以为然。我一直以为我们在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思维。交流思想也是如此。现在在想一下,我们是否对孩子进行系统的语言指导,和动作指导让他们的四肢充分的接触周围的世界,让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敢于在任何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没做到。自己都怯场,怎么培养孩子的无畏的表现?
深深自责和内疚,艾格尔说人不管什么年龄都能成长,皮亚杰也曾说过,只不过我们错过了最佳敏感期。所以我真的希望,让我们内心充满活力与力量,自信的从头开始,一起成长
经历是一种财富,我们从做中学习,每一种经历都会给人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试错的机会,但我们要能从中审辩反思,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成长。
我很羡慕那些老早就稳定的工作的人,但我也很期待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不是简单的重复,一眼望穿。做有挑战性的事情,自信固然重要,但是心量和努力必须超出常人,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个体都在努力,想明白,尽全力,不后悔。艾格尔九十多岁了还在工作,相信我们总能找到方向。弗洛伊德说,工作和爱让我们值得度过生活。不要像叔本华所说的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要确信自己找到方向,并坚定的为之付出,用价值衡量人生的意义。
魏智渊老师每天海拔五千,我觉得涉水一千也还好吧。积水成渊,集腋成裘。慢慢来,只要走不停,总会看到自己想要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