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用“灯火夜微明”这样的昵称作为我社交软件的帐号,包括现在的QQ也是。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在那一晚。
那一晚,我第一次见到田海遥,第一次接触灯火夜微明。
田海瑶,1998年北京生人,从小喜欢读文史,好流连于书店,而灯火夜微明是她形容京城仅剩下的24座未关的书店。
不是新华书店的书店,而是读书人看书的书店。
2016年5月27号晚,海遥来扬州玩,同时分享她对于这些特色书店的看法,也在那一晚她新书里面描写的24家老书店,再次关闭两家,仅仅剩下最后的22家。
001:
什么是特色书店?
我觉得应该解释下这个名词,否则很多人不知道我在描写什么样的书店。
所谓的特色书店,就是指很多城市深巷,老街还开的有情怀的书店,书店不以卖书为盈利,而是主动给读书人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让人能够更加心情愉悦的去阅读。
这样的店,早期只藏书,不卖书。但是随着亏本额的增加,很多店开始会增加一些饮料服务,读书的人买上一杯茶水,就可以安稳的坐上一天。
有人会问,这和星巴克不是一样吗?
不一样。
星巴克是所有人都会去的场所,我有时候也会在星巴克写作,但是觉得环境还是嘈杂的狠,但是在特色书店去写作,写作效率很高,因为不会有干扰你的声音。
在这里连走路,都变得蹑手蹑脚。
90%的特色书店,每年都在亏本。
就像我有一个朋友,也在深巷子里面开这样的一家店,平常每天来访的人不超过30人,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开着。
我问他亏了多少钱,他笑笑:每年亏两三万。
亏本,就从其他地方挣钱,朋友写作,投稿,约稿,靠着创作的收入维持家庭的开支以及每年书店的亏损。
这样的店不在少数,为什么这些老板会做这样亏本的生意?
可能,是因为情怀。
002:
有一样叫做“情怀”的东西正在慢慢流失。
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80岁的老奶奶在武汉街边卖早餐,早餐的品类很少,就是豆浆,油条和鸡蛋。
这一卖,就是卖了几十年。
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老奶奶也涨价过,但是离上一次涨价已经过去不少年,如今老奶奶的鸡蛋卖1元一个,豆浆5毛一碗。
偌大的武汉,独此一家。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对她有很深的敬意。
我很感谢这个老奶奶家的子女,没有说她傻,因为这样的人存在,让我们依旧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让你觉得温暖的东西。
外面的世界,寒冷又温暖。
说我身边最近的一个例子。
我初中就读于天长市,每天去学校的路上总有一个老爷爷在路口做烧饼,很简单的那种烧饼。
一个大锅,一块面上撒几片小芝麻,贴到锅上去烤,熟了就可以直接卖。
不贵,十年前我买是1元4个。
后来毕业了离开了天长,去了外地念书,就业。
但也时常会想起多年前吃的烧饼,有时候爸妈去天长,总是请他们帮忙带一点烧饼回来吃。
干吃也可,泡在汤里亦可。
不过现在价格涨了,1快钱3个烧饼,同样的价钱,比十年前少了一个,但我依然认为他物美价廉。
老爷子起早贪黑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还有这门手艺。
以及,不挣钱还是要干下去的行当。
海遥分享灯火夜微明这个词汇的时候,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这两三年里,我多次造访多家特色书店,在这样的书店一呆就是一整天,把自己完完全全的变为只为看书的书呆子,因为我只有这样,才觉得对得起这些开书店老板的用心。
我一直都觉得这些老板有一种情怀在书店,或许他们本人亦是看书的好手,他知道真正的读书人,需要的是什么环境去阅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读的进去东西。
海遥和我聊起京城的一家书局,说老板是一对青年夫妇,刚毕业两年。他们原先就是同学,在学校的书店相识,因为每次考试都看到很多同学起早贪黑的来书店抢座位,来迟的人只能坐在台阶上温书。
于是毕业后就开了一家非常温馨的书局,供很多读书人查阅资料,看书。但他们毕竟是刚入社会的菜鸟,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坚持了两年也到了油尽的地步。
海遥说有一句话她至今记忆犹新,就是那对青年夫妇说的:
电话已经脱了三个月没交了,手上资金不足一千块,但凡是还有能坚持开这家书店,一定会坚持下去,但我们已经尽力了。
真的尽力了,谢谢你们。
当城市的“灯”慢慢熄灭的时候,总是有一些“灯”如蜡烛般轻轻燃起,给这世间需要力量的人,一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