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23:00了,今天输液中度过,第四个疗程的第一天,刚刚封管。
人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从确诊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自己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也是不断改变的,医生与患者之前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也越来越发现,很多病人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是模糊的,每天输近身体里的药水是什么都不清楚,是真的不知道吗?还是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完全无所谓呢?
这样一场病,真的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我老是批评宸宸,却通过这次生病让我明白自己一身臭毛病。
与同病房的病友聊天,她是2020年哺乳期发现的,现在已经转移,很多药都无效了。目前精神状态还挺好,她也说自己的治疗诉求就是保证生活质量。谈话间得知,她目前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老大在14年就去世了,她好像对生儿子这件事情有执念,对于她的选择她不后悔。
当一个晚期转移病人活生生站在我面前时,她不再是互联网上那些留言中的数据,我能听出她在讲起自己过往和当下时的坦然。她更在意的是把时间留着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想起昨晚宸宸说她每天都活在恐惧中,她害怕我会变晚期,她开始会思考了。今天跟她视频,她会用物品演示来帮助表达。这些都是她的进步。写到这里我不禁留下了眼泪。也许生这场病,就是让我慢下来,用生命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吧,而非世俗的眼光。
对面病房也有个三阴病友,96年的,好年轻,但这病恰恰对年轻患者不友好。她的孩子8岁了。
现在我突然明白,人与人的境遇是不同的,你所能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片面。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事情的看法就不同,标准也不同,应对也就不同。于是这才要去学习和改变。
自己认知的局限,也会导致治疗决策的局限。病是自己的,也不期望其他人(包括老公在内)能把这个当回事儿,我和张先生都是各自有问题的人,在不成熟的阶段步入婚姻,婚姻是美好的,但前提是遇到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