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答问》(2)
原创作者:李本聪
叫我如何来教这个班
问:三十四个学生,课文读不下去的就有五六个,更不用说会拼拼音。会举手回答问题的不超过十个。六年级了,叫我如何来教这个班?
答:老师,先来定位一下,学校分给你教的是一个后进班。这是说得好听,说得不好听,这样的班级叫差班。你教的是六年级,据你的提问可知;不是你带上来的班级,是新接手过来教的班级。并非责任推卸,出现这样情况,过去老师的教学工作是不到位的,是出了问题的。他们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学段教学任务,欠下了较多的债务。如今,责任移交了,一下子摊到你身上来赔还。这样事情,不轮让谁个教师遇到,心中都是难以平静的,抱怨是不可避免的。
可问题是,好学生,差学生,好班级,差班级,都得有个老师去教教,这是办学的规律,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良心。在我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和你一样的事情遇到过许多次。既然无可另行选择,那就勇敢地走上去,把重任担起来,是泥是水踩一脚。工作负担分不均匀,那就想办法把它打均匀。“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可能你会觉得,这样的豪言壮语,说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在一个教师遭遇艰难的时候,唯有这样想,唯有这样的认识,唯有“自信人生三百年”,才可能挺直腰杆,带来斗志和昂扬,带来天天向上。心态好了,天就晴了,我作为你的同行,也就放心了。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词典里,从来没有“容易”这两个字,你我都是跋涉在崎岖山路上的人,你我都不过是一头拓荒的牛。只要竭尽全力了,那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毕竟收获还是一个未知数。既然明天不可知的因素太多,那我们就脚踏实地做好今天,把名利看淡,问心无愧就好。
在教育技术上,我们也可以聊几句。面对这样的班级,你就从阅读入手吧。语文教学其实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读写。带领学生读课文,把课文读熟,把每一课书读熟。但不要在一个时间段里来达到目的,要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里来完成。譬如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高声朗读两遍课文,早一遍,晚一遍,持之以恒。一周,读完十四遍课文后,再作转移,朗读下一篇,当然可以两三篇课文同时进行朗读。发现学生拼不出拼音,那就给学生补习拼音;发现他们识字量不达标,那就补识字。所谓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一个拼音,一个识字,一个阅读,一个书写,是最基本的知识了,是基础的基础。如果不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打牢实,那就根本谈不上学习的后续发展。教学是寂寞的事业,寂寞的事业就按照寂寞的规律来做。好好教书是个概念,但概念后面的细节却是异常丰富多彩的,一个教师的享受教育,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来完成的。得知道,寂寞的事业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我有理由相信,老师,你会是其中的一朵。
作者:李本聪,男,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云南省特级教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坐轮椅上下班,担任过21年小学副校长。先后在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请留下一点痕迹呗,您的点赞、留言、想法都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声音。